[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配電網故障后重構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3407.0 | 申請日: | 201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9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于輝;劉海濤;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N3/12 | 分類號: | G06N3/1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配電網 故障 后重構 方法 | ||
1.一種用于配電網故障后重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構建配電網故障后重構的多級目標函數;
(2)確定約束條件;和
(3)利用非支配排序遺傳算法進行配電網故障后重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利用非支配排序遺傳算法進行配電網故障后重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參數編碼;
2)產生初始父代種群P0;
3)網絡輻射形校驗;
4)對所述種群P0中每個個體所代表的網絡進行計算;
5)產生初始子代種群Q0;
6)令Pt=P0,Qt=Q0;Pt和Qt分別標記第t代的父代種群和子代種群;
7)將第t代產生的新種群Qt與父代Pt合并組成Rt,種群大小為2N;
8)對Rt內的個體進行非支配排序;
9)下一父代種群的產生;
10)下一子代種群的產生;
11)收斂性判斷;
12)最優重構方案的選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目標函數為多級目標函數,包括優先級由高到低依次為失電區域最小化、手動開關動作次數最小化、遙控開關動作次數最小化和重構后網絡損耗最小化。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約束條件包括:
a).確保重構后配電網保持輻射形;
b).節點電壓約束:Umin<Uj<Umax;和
c).支路電流約束:Imin<Ij<Imax。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失電區域最小化的公式為:
式中:
——為開關狀態向量,即
SWi,SWj,SWk=1——表示開關閉合、負荷供電;
SWi,SWj,SWk=0——表示開關斷開、負荷卸載。
N1、N2、N3——分別表示一級、二級、三級負荷的個數;
Lg1i——表示一級負荷的大小,i=1,2,…,N1;
Lg2j——表示二級負荷的大小,j=1,2,…,N2;
Lg3k——表示三級負荷的大小,k=1,2,…,N3;
λ1、λ2、λ3——分別表示一級、二級、三級負荷的權重系數;
所述手動開關動作次數最小化的公式為:
式中:
Nm——為手動控制開關總數;
SWMj——為故障后網絡中手動開關j的狀態;
SWMRj——為重構后網絡中手動開關j的狀態
所述重構后網絡損耗最小化的公式為:
式中:
n2——為支路數;
Pj——為支路j末端流過的有功功率;
Qj——為支路j末端流過的無功功率;
Uj——為支路j末端節點的電壓;
rj——為支路j的電阻;
kj——為支路j的狀態變量,其值為0表示打開,為1表示閉合
所述遙控開關動作次數最小化的公式為:
式中:
Na——為遙控開關數目;
SWAj——為故障后網絡中遙控開關j的狀態;
SWARj——為重構后網絡中遙控開關j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34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