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材料改性薄竹及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3347.2 | 申請日: | 201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侯倫燈;洪敏雄;蘇團;葉江華;楊遠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7K3/08 | 分類號: | B27K3/08;B27K3/1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材料 改性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納米材料改性薄竹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各類人造板及其家具制品中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空氣,人們急切期待一種環保裝飾材料的出現。
薄竹具有特殊的紋理和清新自然的質感,性能與珍貴硬闊葉材相近,適宜作為各種人造板表面的貼面裝飾材料。TiO2光催化劑等納米材料對有機污染物具有凈化作用的效果,但附載方式各不相同。經過改性處理的薄竹,可解決游離甲醛釋放量高的問題,并使薄竹具有抑菌、環保等功能。可廣泛應用于人造板及其家具表面裝飾、建筑裝修等領域,可拓寬薄竹的應用范圍,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納米材料改性薄竹及其生產方法,產品不僅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游離甲醛釋放量達E0級、而且具有一定的抑菌、分解有機污染物的環保功能,拓寬了裝飾薄竹的應用領域與范圍。生產方法簡單,對設備要求低,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納米材料改性薄竹是用納米TiO2改性薄竹。
其生產方法是將納米TiO2經超聲波分散得到的分散液來浸漬薄竹,清水漂洗、低溫干燥、冷卻、表面處理、裁邊、檢驗、貯存。具體步驟如下:
1)納米材料:銳鈦礦型納米TiO2光催化劑,白色粉末、純度>99%、平均粒徑5~10nm、比表面積210±10?m2/g;
2)超聲波分散:配制濃度為0.5~1.5g/L的納米TiO2水溶液,超聲波功率300~2400W,超聲分散時間10~15min、溶液溫度20~25℃、納米TiO2水溶液吸光度檢測值0.7~0.8,其分散液穩定時間40~60min;
3)薄竹:薄竹為原竹經鋸解開片、竹條漂白或炭化、干燥、精刨、涂膠、組坯、熱壓、刨切工藝加工而成;薄竹厚度為0.1~0.8mm,含水率8%~10%;
4)浸漬:按薄竹與納米TiO2水溶液的體積比為1:10~50浸漬60~120?min、浸漬壓力0.10~0.45MPa、納米TiO2負載率為1.0~2.0%;
5)清水漂洗:浸漬工序完成后用清水漂洗薄竹至表面清潔;
6)低溫干燥:薄竹通過輥筒干燥機將終含水率降到5~12%,干燥溫度60~80℃,輥筒轉速為600~1000?n/min;
7)冷卻:將改性薄竹放置自然狀態下冷卻;
8)表面處理:根據產品要求對表面缺陷進行修補;
9)裁邊:按產品規格進行裁邊;
10)檢驗與貯存:根據相關標準對產品的外觀質量與性能進行檢驗后貯存。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于:產品不僅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游離甲醛釋放量達E0級、而且具有一定的抑菌、分解有機污染物的環保功能,拓寬了裝飾薄竹的應用領域與范圍。生產方法簡單,對設備要求低,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納米材料改性薄竹是用納米TiO2改性薄竹。
其生產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納米材料:銳鈦礦型納米TiO2光催化劑,白色粉末、純度>99%、平均粒徑5~10nm、比表面積210±10?m2/g;
2)超聲波分散:配制濃度為0.5g/L的納米TiO2水溶液,超聲波功率300W,超聲分散時間10min、溶液溫度20℃、納米TiO2水溶液吸光度檢測值0.7,其分散液穩定時間40min;
3)薄竹:薄竹為原竹經鋸解開片、竹條漂白或炭化、干燥、精刨、涂膠、組坯、熱壓、刨切工藝加工而成;薄竹厚度為0.1mm,含水率8%;
4)浸漬:按薄竹與納米TiO2水溶液的體積比為1:10浸漬60min、浸漬壓力0.10MPa、納米TiO2負載率為1.0%;
5)清水漂洗:浸漬工序完成后用清水漂洗薄竹至表面清潔;
6)低溫干燥:薄竹通過輥筒干燥機將終含水率降到5%,干燥溫度60℃,輥筒轉速為600n/min;
7)冷卻:將改性薄竹放置自然狀態下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33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