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鋁合金等溫精模鍛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2826.2 | 申請日: | 2011-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06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念奎;范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中飛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5/02 | 分類號: | B21J5/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愛萍 |
| 地址: | 15006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經開區哈平***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合金 等溫 鍛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合金模鍛工藝。
背景技術
等溫模鍛,簡稱等溫鍛,是模具加熱到坯料變形溫度并以低應變速率變形的模鍛。等溫鍛造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不斷成熟,并普遍用于航空與航天飛行器重要結構零件的制造中,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技術經濟效益。
等溫鍛造技術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工業中形狀復雜、薄腹板高筋、鍛件表面的內部質量要求高的難成形材料鍛件生產。不僅如此,與常規模鍛相比,等溫模鍛技術還是一項節能技術。但是,等溫模鍛僅適用于中、小批量的鍛件生產。
等溫精模鍛中工藝的設定是否合理決定了鍛件是否能鍛造出合格產品,及鍛造的難易程度。
目前我國等溫鍛造中很多時候因為模具不到溫或局部不到溫導致開鍛前幾件出現填充不滿、沾模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合金等溫精模鍛工藝,以解決目前鋁合金等溫精模鍛模具溫度不夠,鍛造毛坯料過大產生廢料,工藝不穩定,容易沾模的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鍛件毛坯料的尺寸;
步驟二:對鍛造模具及鍛件毛坯料進行加熱:將鍛造模具裝于鍛壓機模座上加熱,溫度加熱至380±3℃;加熱5小時后,在井式爐中加熱鍛件毛坯料,溫度480±3℃;同時將箱式爐加熱,定溫480℃;
步驟三:料溫到達后,將井式爐中鍛件毛坯料吊出放入箱式爐的一號筐內,繼續保溫;
步驟四:在模具上涂抹石墨潤滑,然后將鍛件毛坯料放于模具上,鍛件毛坯料的位置要擺正;
步驟五:按下鍛壓機控制臺的下行按鈕進行鍛壓,直至完全合模,保壓5s后,按下鍛壓機控制臺的上行按鈕,鍛壓機上升,直至達到限位停止;
步驟六:啟動頂桿頂出按鈕,將成形件頂出,使用料鉗將鍛件鉗出,置于案臺;
步驟七:使用角磨機將鍛件底部毛刺打磨干凈,置于案臺降溫。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可以保證模具加熱到溫,且在鍛造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溫度,使其模具溫度在3-5℃范圍內變動或穩定。鍛造時不會出現因模具溫度不夠而產生的缺陷。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鍛件毛坯料的尺寸;
步驟二:對鍛造模具及鍛件毛坯料進行加熱:將鍛造模具裝于鍛壓機模座上加熱,溫度加熱至380±3℃;加熱5小時后,在井式爐中加熱鍛件毛坯料,溫度480±3℃;同時將箱式爐加熱,定溫480℃;
步驟三:料溫到達后,將井式爐中鍛件毛坯料吊出放入箱式爐的一號筐內,繼續保溫;
步驟四:在模具上涂抹石墨潤滑,然后將鍛件毛坯料放于模具上,鍛件毛坯料的位置要擺正;
步驟五:按下鍛壓機控制臺的下行按鈕進行鍛壓,直至完全合模,保壓5s后,按下鍛壓機控制臺的上行按鈕,鍛壓機上升,直至達到限位停止;
步驟六:啟動頂桿頂出按鈕,將成形件頂出,使用料鉗將鍛件鉗出,置于案臺;
步驟七:使用角磨機將鍛件底部毛刺打磨干凈,置于案臺降溫。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一中毛坯料重量確定為鍛件凈重+0.08kg,從而確定尺寸;避免產生廢料。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五中鍛造壓力為7000-8000KN;鍛件開鍛溫度為450-480℃,終鍛溫度為450-480℃;模具溫度保持380±3℃,潤滑時應在上模具多涂抹石墨,防止上模粘模,成形效果好。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的鍛造模具及頂桿材質采用5CrNiMo熱作模具鋼。成形更好。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中飛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中飛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28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