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熱井筒保溫系統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2824.3 | 申請日: | 201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3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凱一;紀昌明;戚廣斌;王為旭;祁玉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凱一 | 
| 主分類號: | E21B36/00 | 分類號: | E21B36/00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錫洪 | 
| 地址: | 257091 山東省東營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熱 井筒 保溫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地熱井筒保溫系統,其特征是:主要由泵下熱管高溫恒溫系統和泵上熱管抽油桿恒溫系統構成,所述的泵下熱管高溫恒溫系統由泵下熱管(2)和懸掛短接(4)構成,所述的泵下熱管(2)是由吸熱段、傳熱段、放熱段組成,底部的吸熱段設在高溫油層,頂部的放熱段通過懸掛短接(4)與抽油泵(5)連接,中間通過傳熱段將底部的吸熱段與頂部的放熱段連接;所述的泵上熱管抽油桿恒溫系統是由熱管抽油桿(7)、熱管光桿(8)和熱管封堵排空器(9)組成,所述的熱管抽油桿(7)包括吸熱段、傳熱段和放熱段,吸熱段的底部與抽油泵的活塞相連,頂部的放熱段與熱管光桿(8)相連,中間通過傳熱段連接;所述的熱管光桿(8)的頂部連接熱管封堵排空器(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熱井筒保溫系統,其特征是:泵下熱管(2)的吸熱段由多根熱管構成,其中,下端管是一支下端為死口或絲堵構成的熱管,上端帶有連接絲扣,通過絲扣將多根吸熱段熱管連接起來,構成泵下取熱熱管的吸熱段,從井底攝取高溫油層(1)足夠的熱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熱井筒保溫系統,其特征是:泵下熱管(2)的傳熱段由多根空心管構成空心管,通過絲扣依次相連;所述的放熱段由多根熱管構成,其中,最上端熱管的頂部與泵下熱管懸掛短接(4)相連,構成泵下取熱熱管的放熱段,作用是使入泵油井產物的溫度達到設計要求溫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熱井筒保溫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熱管封堵排空器(9)安裝監測熱管抽油桿系統工況的真空表(10)。
5.一種地熱井筒保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構建泵下熱管高溫恒溫系統:根據泵上生產管柱(6)的正常生產溫度需要計算和確定泵吸入油井產物所需溫度,再根據本地地層溫度梯度確定泵下熱管(2)的吸熱段的位置和長度;通過修井作業,將泵下熱管(2)和尾管(3)各自連接好下入油井后,再分別連接在泵下熱管懸掛短接(4)上,然后,通過泵下熱管懸掛短接(4)與抽油泵(5)連接;
其次,構建泵上熱管抽油桿恒溫系統:先進行抽油泵(5)與生產管柱(6)油管連接作業,當泵上的生產管柱(6)連接好后,將熱管抽油桿(7)吸熱段底端按常規方式與抽油泵(5)的活塞連接,下入生產管柱內,最上端與熱管光桿(8)連接,熱管光桿最上端安裝熱管封堵排空器(9),熱管封堵排空器(9)上安裝觀察監測抽油桿熱管系統工況的真空表(10);上兩項工作完成后,整個地熱井筒保溫系統即為完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熱井筒保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泵下熱管(2)由吸熱段、傳熱段、放熱段組成,底部的吸熱段設在高溫油層,頂部的放熱段通過懸掛短接(4)與抽油泵(5)連接,中間通過傳熱段將底部吸熱段與頂部的放熱段連接起來,構成完整的泵下熱管高溫恒溫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熱井筒保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熱管抽油桿(7)由吸熱段、傳熱段、放熱段組成,底部的吸熱段通過安設在抽油泵(5)吸入油井產物中獲得足夠的熱量,頂部的放熱段通過放熱使生產管柱中油井產物溫度達到設計保溫溫度;熱管抽油桿最頂部與熱管光桿(8)相連,中間通過外壁絕熱的傳熱段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凱一,未經王凱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282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設備狀況控制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用于嗎啡檢測的試紙條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