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2794.6 | 申請日: | 201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66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章志華;潘琦俊;施先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禾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L12/0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張小虹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蕪湖市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振器 支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在制造時,先將內骨架(2)和外骨架(3)依次放置到模具(4)的模具腔體(5)中,然后通過模具(4)上的注入孔(6)向模具腔體(5)中注入流體的膠體(7),從而加工成將內骨架(2)、外骨架(3)、膠體(7)硫化為一體的減振器減振支架(1),所述的注入模具腔體(5)內的膠體(7)將內骨架(2)和外骨架(3)包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骨架(2)和外骨架(3)放置在由上模板(8),下模板(9),下模芯(10)組成的模具腔體(5)中,所述的內骨架(2)設置為帽狀結構,放置到模具腔體(5)中的內骨架(2)扣裝在凸起的下模芯(10)上,所述的凸起的上模芯(11)和內骨架(2)及外骨架(3)之間設置為沿上模芯(11)外圈一周的空腔結構(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骨架(2)和外骨架(3)放置到模具腔體(5)時,將橡膠塊(13)同時放置到模具腔體(5)中,上模板(8)與下模板(9)扣合后,盤狀的橡膠塊(13)位于空腔結構(12)內,注入孔(6)設置在上模板(8)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骨架(2)和外骨架(3)放置到模具腔體(5)前,先將環形的塑料骨架(14)套裝到下模芯(10)上,注入流體的膠體(7)后,所述的塑料骨架(14)通過流體的膠體(7)與內骨架(2)和外骨架(3)硫化到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膠塊(13)為硅橡膠材料,膠體(7)注入模具腔體(5)時的溫度設置在155℃到165℃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體(7)通過硫化注射機從注入孔(6)注入到模具腔體(5)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減振器減振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骨架(2)和外骨架(3)在放置到模具腔體(5)之前,表面先進行鍍鋅處理,然后再在內骨架(2)和外骨架(3)表面分別涂抹膠粘劑;所述的塑料骨架(14)在套裝到下模芯(10)上之前,先在塑料骨架(14)與膠體(7)接觸的一面上涂抹膠粘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禾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未經蕪湖禾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279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