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鳳縣大紅袍花椒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1855.7 | 申請日: | 2011-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8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琳;王敏;巨成霖;柳紅旗;李娜;劉振斗;楊根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鳳縣花椒產業發展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寶雞市新發明專利事務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樹文 |
| 地址: | 7217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鳳縣 紅袍 花椒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作物技術領域,特別是花椒的作物技術。
背景技術
鳳縣大紅袍花椒,簡稱“鳳椒”。采自于秦嶺西部腹地的陜西省鳳縣轄區的新鮮花椒果實,經脫水、除去固有雜質和外來雜質后,作為商品使用的花椒果皮。其特點是肉厚具有“雙耳”。“鳳椒”作為我國主要花椒種類,具有香氣濃郁、麻味濃烈持久、睜眼、粒大、均勻、油腺密而突出的特點,很受市場歡迎。
但是,花椒的生產長期處于原始無序狀態,作物不規范,病蟲害嚴重,導致產品不高,品質沒有保障。
因此,如何提高花椒品質和產量成為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鳳縣大紅袍花椒生產方法,以提高花椒品質和產量。
具體地說,鳳縣大紅袍花椒生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作物流程:
(1)種子采收
采種母樹選擇地勢向陽、生長健壯、品質優良、無病蟲害、結實年齡在10-15年生的結果樹,當果實由綠色變成紅色或鮮紅色、種子變為黑色油亮、有少量果皮開裂時即可采收;果實采收后放在通風良好干燥的室內或在陰涼通風處攤開晾干;
(2)種子的貯藏:采用干藏或泥餅貯藏;干藏是將經過溫水浸種或堿水浸泡處理過的種子,涼干后堆放在涼爽、低溫、干燥、光線不能直射的房間內;泥餅貯藏是將經過溫水浸種或堿水浸泡處理過的種子,用4-5倍的黃土和沙子加水攪拌、揉搓和成泥,做成約2-4cm厚的泥餅,攤在背陰防曬的地面上,涼干后將泥餅堆放成堆;
(3)種子處理:采用溫水浸種或堿水浸泡處理種子;溫水浸種是將種子放入缸或其它容器內,倒60℃的溫水,用木棍輕輕攪拌,待水溫降至常溫后,換清潔的涼水繼續浸泡,以后每日換水1-2次,浸泡2-3日后,撈出水上浮粒,最后把水下種子撈出放在容器內;堿水浸泡是按100公斤種子,用碳酸鈉1.5-2kg,再加適量的溫水,浸泡3-4小時,用力反復揉搓,去凈油皮,使種殼失去光澤,表面現出麻點,再將去掉油皮的種子用清水淋洗2-3次,攤開在背陰處涼干。
(4)種子催芽:春播的種子播前需經催芽,采用以下任何一種方法催芽:沙積催芽:將種子與3倍的濕沙混合,放陰涼背風、排水良好的坑內,10~15天翻一次。春播種前15~20天移到向陽溫暖處堆放,堆高30~40厘米,上面蓋塑料薄膜或草席等物,灑水保濕,1~2天倒翻一次,種芽萌動時即可取出播種;燙種催芽:將種子倒入容積為種子2-3倍的開水中,攪拌2~3分鐘后注入涼水,調水溫至40~50℃,浸泡2~3天,每天換水一次。然后從水中撈出種子,放于溫暖處,蓋幾層濕布,每天用清水淋洗2-3次,3~4天后有種子開裂時即可播種。
(5)育苗:經“溫水浸種”或“堿水浸泡”處理過的種子,在10-11月中旬“立冬”前后秋播播種;或者春播:經催芽處理過的種子,在3月中下旬到4月初“春分”前后播種;播種量為20-25kg/畝;
(6)移栽:于酸性至微堿性砂質壤土,要求土壤疏松、PH:6.5-7.5之間,土層厚度30cm以上,移栽栽植方法:每坑內施腐熟農家肥10kg,再填熟土至坑的一半,將椒苗木豎直栽于坑的中央,保持苗木豎直端放。然后分三次填土,每填一次土踩一次、將苗子往上提一次。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進行栽植;
(7)施肥:土壤施肥:在椒樹落葉后的秋冬季每株施農家肥25~50kg。在顯蕾前和落花后各追肥一次,施肥量:氮肥每株0.25-0.5kg、磷肥0.5-1.0kg。采用穴施或溝施方法,施肥深度10-20cm,施肥后及時覆蓋、耙平;葉面噴肥:從開花后期開始,每隔15天選擇在下午4時后或上午10時以前進行一次葉面噴肥(見表1)。
表1葉面噴肥種類及使用濃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鳳縣花椒產業發展局,未經鳳縣花椒產業發展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18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