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1488.0 | 申請日: | 201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4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彪;申亮;吳東;徐洪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25/08 | 分類號: | C01B25/08;C01G9/00;C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鍺鋅 多晶體 合成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裝置,包括坩堝(1)與加熱爐(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機(37),所述加熱爐(3)內設有防爆鋼管(33),所述坩堝(1)設于防爆鋼管(33)內,所述防爆鋼管(33)內通過連動桿(31)與電機(37)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堝(1)包括依次連接的封結管(11)、圓筒(12)和輸運管(13);所述封結管(11)的內徑n小于圓筒(12)的內徑R;所述圓筒(12)的內徑R為10mm-14mm,其長度s為90mm-110mm;所述封結管(11)的長度f為190-210mm,所述輸運管(13)的長度k為750mm-80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爐(3)為八溫區水平爐,所述八溫區水平爐內設有防爆鋼管(33),所述防爆鋼管(33)的管口設有鋼片卡口(32),所述鋼片卡口(32)通過連動桿(31)與電機(37)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加料管(2),所述輔助加料管包括導料管(23),所述導料管一端設有裝料口(21),另一端設有出料口(22);所述裝料口(21)的口徑為25mm-35mm,所述出料口(23)的口徑為8mm-12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管(22)的長度x大于坩堝(1)的封結管(11)和圓筒(12)的長度之和f+s,即為:x>?f+s;所述導料管(22)的長度x為400mm-450mm,且導料管(22)的外徑m坩堝(1)的封結管(11)的內徑n。
6.一種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裝料與封裝
按照化學計量比磷:鍺:鋅=1:1:2稱量原料;將鋅和鍺充分混合均勻;先將磷通過輔助裝料管(2)裝入坩堝(1)的底端,然后將鋅和鍺的混合物通過輔助裝料管(2)裝入坩堝(1)內的圓筒(12)中,以上過程均在手套箱中完成;最后,將坩堝(1)從手套箱中取出,抽真空封結;
(2)坩堝轉動輔助生長
a)將封結好的坩堝(1)置入加熱爐(3)中,將置入磷的底端放在加熱爐(3)的低溫區,置入鋅和鍺的圓筒(12)放在加熱爐(3)的高溫區;接著,將轉動坩堝(1)用的鋼片卡口(32)接在防爆鋼管(33)上,且放入相應的耐火磚;最后,所述鋼片卡口(32)與電機(37)連接;
b)將底端的溫區的溫度升至500℃-520℃,圓筒(12)端的溫區溫度升至1010℃-1030℃;然后,保持加熱爐(3)各個溫區的溫度不變,持續5-8小時;且當低溫端溫度升至400℃時,啟動電機(37)轉動坩堝(1);保證磷緩慢升華;
c)將底端的溫區的溫度升至1020℃-1035℃,此時,圓筒(12)端的溫區溫度保持不變;接著,將底端溫區的溫度升至1060℃-1075℃,圓筒(12)端的溫區溫度則升至1040℃-1045℃;然后,保持將加熱爐(3)各個溫區的溫度不變,持續20-25小時,且保持坩堝轉動;直至磷鍺鋅多晶體基本生成;
(3)退火并分離磷
磷鍺鋅多晶體基本生成后,將加熱爐(3)全部溫區溫度緩慢降至850℃-900℃,且當圓筒端溫度低于1010℃時停止轉動坩堝(1);接著,將加熱爐(3)全部溫區溫度快速降至600℃-700℃;然后,保持將加熱爐(3)各個溫區的溫度不變,對磷鍺鋅多晶體退火;最后,將底端與圓筒端降至室溫,分離剩余過量的磷。
7.根據權利要求6述的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將坩堝抽真空至10-4Pa。
8.根據權利要求6述的磷鍺鋅多晶體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b)中,將底端溫區的溫度以2℃-2.8℃/min升至500℃-520℃,圓筒(12)端的溫區溫度以2℃-4℃/min升至1010℃-1030℃,坩堝(1)的轉動速度為2.8?r/min?-3.2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14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