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船拖曳網袋式水中懸漂物攔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0941.6 | 申請日: | 2011-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0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治平;高頻;牟偉;仝志永;劉書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1H11/00 | 分類號: | F41H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愛英;付雷杰 |
| 地址: | 44300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拖曳 網袋 水中 懸漂物 攔截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下攔截與捕捉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對水中懸漂物實施攔截的單船拖曳網袋式水中懸漂物攔截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戰略形勢的發展,對于來自空中和地面的打擊已有相當規模的應對策略,然而對于來自水下的隱蔽襲擊,仍是防御中的薄弱環節,同時還存在管理上的困難,是水下安防的重點。目前國內外對重要港口或水域采用的水下安防措施大多是在水下布置探測聲納,對一定范圍內的水域進行全天候水下探測與監視,當發現可疑目標時,采取以下方式應對:
1、派出潛水員或水下蛙人;
2、布放水下機器人;
3、釋放訓練有素的海洋動物,如海豚。
上述方法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水中可疑懸漂物進行攔截與處理,但也表現出以下缺陷:
對于派出的潛水員或水下蛙人,其需要一定的響應時間,且水中可疑懸漂物一旦脫離探測聲納的探測范圍就難以再次迅速搜尋到;另一方面,潛水員或水下蛙人在水中的運行速度較慢,在多數情況下無法滿足攔截與捕捉要求,且潛水員或水下蛙人的安全也存在隱患。
對于布放的機器人,其在水中的運行速度較慢,且機動性差,即使搜尋到可疑懸漂物也難以實施可靠、有效的攔截與捕捉。
對于釋放訓練有素的海洋動物,目前僅有國外對海洋動物(如海豚等)進行訓練并用于對水下可疑懸漂物的搜尋和報警,但未見其對可疑懸漂物進行捕捉的報道,也未見對淡水動物的訓練和相關報道,應用范圍有限。
可見,雖然目前對水下懸漂物的探測、跟蹤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針對水中懸漂物的攔截與捕捉技術還遠不能達到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水中懸漂物實施攔截與捕捉的單船拖曳網袋式水中懸漂物攔截裝置。
本發明的單船拖曳網袋式水中懸漂物攔截裝置包括收放索和網袋組件,所述單船通過收放索拖曳網袋組件;其中,網袋組件包括上綱浮子、下綱重塊、儲存筒和網袋;上綱浮子掛接于網袋的上綱,下綱重塊掛接于網袋的下綱,且下綱重塊提供的下沉力大于上綱浮子提供的浮力;儲存筒拖帶于網袋的尾部,儲存筒通過穩定繩與網袋的網口相連接,穩定繩的長度小于網袋的長度;并且,網袋具有網袖和柔性網板,網袖共兩個,分別位于網口的兩側,網袖與網口的連接部分較寬,至端部漸窄,端部具有掛鉤,網袖的網目大于網袋的常規網目;柔性網板緊貼在網口以里的側面,柔性網板的網目大于網袋的常規網目。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的攔截裝置能在作業過程中利用水動力作為網袋組件展開的動力源,該攔截裝置平時存放在儲存桶中,作業時能迅速將其布放入水,待網袋組件入水后,能在一定的船速的拖帶下所產生的水動力沖擊網袋前端的網袖和柔性網板,使網口向外擴張,網口順利張開,存儲攔截裝置網袋組件上的儲存筒在水流的作用下相對船的航行方向向后移動,通過穩定繩使網口充分展開;本發明的攔截裝置在作業過程中使得網袋與目標跟蹤船保持一定距離,僅由網袋與可疑懸漂物接觸以實施攔截與捕捉,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單船拖曳網袋式水中懸漂物攔截裝置的作業示意圖。
圖2為網袋組件示意圖。
圖3為網袋的俯視圖。
圖4為網袋的左視圖。
圖5為網袋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單船拖曳網袋式水中懸漂物攔截裝置在作業過程中的姿態,該攔截裝置包括收放索2和網袋組件3,目標跟蹤船1通過收放索2拖曳網袋組件3,目標跟蹤船1上設有探測水下可疑懸漂物的聲納。不作業時,攔截裝置存放在目標跟蹤船1上,作業時,目標跟蹤船1到達可疑懸漂物的運行區域后,通過收放索2將網袋組件3拖帶入水,并使網口充分展開,形成“○”形,對可疑懸漂物實施攔截與捕捉。
圖2示出了本發明網袋組件3在水下展開后的姿態,網袋組件3包括上綱浮子5、下綱重塊7、儲存筒8和網袋9。其中,網袋9的網口的直徑較大,至尾部直徑漸小,在網袋9的上綱掛接一定數量的上綱浮子5,用于為網袋9的網口的上半部分提供浮力;在網袋9的下綱掛接一定數量的下綱重塊7,用于為網袋9的網口的下半部分提供下沉力。下綱重塊7提供的下沉力略大于上綱浮子5提供的浮力,具體的數值與目標跟蹤船1的運行速度有關,一般由試驗測得。上綱浮子5和下綱重塊7共同作用,使得網袋9的網口在拖曳過程中在垂直方向上張開一定高度。優選地,為減少拖曳過程中的阻力,上綱浮子5與下綱重塊7為流線型,以減少其迎面阻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09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裝置及其插卡結構
- 下一篇:光學攝像設備和光學圖像攝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