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防臭滌綸牽伸絲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39053.2 | 申請日: | 2011-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76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丁金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金標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11 福建省晉江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防臭 滌綸 牽伸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紡織纖維,特別是一種抗菌防臭滌綸牽伸絲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人們通常使用的鞋服面料,通常采用普通滌綸纖維進行紡織,尤其是內衣和鞋襪的內襯材料,往往因人體汗漬浸潤,一段時間后容易產生不良細菌和微臭味,不適于人們穿著。
滌綸牽伸絲的生產是將聚酯切片經過除塵、干燥、熔融、噴絲、冷卻、卷繞工序完成。干燥工序一般為風干法干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抗菌防臭滌綸牽伸絲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方案是:包括聚酯切片經過除塵、干燥、熔融、噴絲、冷卻、卷繞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干燥工序中加入聚酯切片重量比的0.001-0.003納米銀系粉體參與風送法的干燥流程,使納米銀系粉體混合在聚酯切片中。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增加了抗菌防臭滌綸的纖維能有效阻斷細菌的生理繁殖過程,又不影響其原有的纖維特性。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聚酯切片經過除塵、干燥、熔融、噴絲、冷卻、卷繞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干燥工序中加入聚酯切片重量比的0.001-0.003納米銀系粉體參與風送法的干燥流程,使納米銀系粉體混合在聚酯切片中。
納米級銀粉體粒徑為200-300目。
紡絲過程除塵后把原材料聚酯切片和納米銀系抗菌粉體按一定配比通過真空倒吸進入連續式干燥器內,經沸騰干燥充分混合。干燥的目的在于除去水分,提高軟化點。再經過料管進入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混合擠出。在300℃高溫、80kg/cm2的高壓下通過計量泵計量,經分配管均勻噴絲到噴絲板上噴出,然后經紡絲窗內強制吹出的冷卻風均勻,冷卻的絲條在油輪上均勻上油,經卷繞機卷繞成形。
使滌綸牽伸絲結構形成內嵌結構,以滌綸牽伸絲為主載體,在滌綸牽伸絲內部嵌入了納米級銀,構成了內嵌結構。
在溫暖潮濕的環境里,銀離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這意味著銀離子極易同其它物質相結合,使得細菌細胞膜內外的蛋白質凝固,從而阻斷細菌細胞的呼吸和繁殖。環境越溫暖潮濕,通風透氣性越差,銀離子的活性就越強,是一般納米材料殺菌效能的120倍。由于嵌入了銀的纖維能緩慢釋放出銀離子滅菌,從而阻斷細菌的繁衍,因此抗菌纖維十分適合就用于殺菌功能服裝領域。
納米銀不同于傳統的抗生素,是一種安全、環保的天然殺菌劑,其殺菌機理為:
①與細胞膜、細胞壁DNA相結合,置換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胸腺嘧與嘌呤、胞嘧啶與鳥嘌呤之間的氫鍵,導致細菌DNA分子結構變形,抑制DNA、RNA、蛋白質的合成,使病菌失活。
②銀的化學結構決定了銀具有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態銀的還原勢極高,足以使周圍空間產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滅菌。
③與巰基(-SH)結合,使蛋白酶上的巰基結合,使蛋白酶喪失活性,導致細菌死亡。當細菌被殺滅后,銀離子又由細菌體中游離出來,再與其他菌群接觸,周而復始進行上述過程,這也是銀殺攻持久性的作用。
④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慢生損傷時,傷口中金屬蛋白酶(MMP)活性增強,MMP結構中含有巰基,活性需要鋅離子的參與。MMP活性過高會破壞生長因子和新生組織、阻礙愈合。而銀可以與MMP結構中的巰基結合,或通過減少傷口表面鋅離子,從而降低過渡的MMP活性,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金標,未經丁金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905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教練車車輪輔助觀察方法
- 下一篇:一種包裝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