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軸承座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36219.5 | 申請日: | 2011-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9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郁祥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郁祥林 |
| 主分類號: | F16C35/00 | 分類號: | 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01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座,尤其是一種改進的軸承座。?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軸承座,一般都是由上座體和下座體組成,且上座體和下座體的中間形成,用來固定軸承的空腔,上座體和下座體通過螺栓等連接方式連接。但在軸承座組裝時,經常會遺失螺栓等連接件,需要重新找尋能夠配合的螺栓等連接件,非常浪費時間,也浪費材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業界人士將上座體和下座體的連接方式改為嵌合連接。如中國專利號為ZL200520037351.6的軸承座,在下座體的側壁向外延伸有二個凸塊,上座體向下延伸有二懸臂,且懸臂上設有供凸塊嵌入其中的嵌孔,通過這種方式,能將上、下座體穩固地結合在一起,不需要螺栓等零件。但是,這種嵌合連接的組裝簡單,拆下卻很不容易,而且經常會拉壞懸臂和嵌孔,使用壽命很低,導致了更多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既不需要螺栓固定,避免螺栓遺落,又能夠迅速組裝和拆卸的改進的軸承座。?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軸承座,包括上座體和下座體;所述上座體、下座體上均開有固定軸承的固定槽;所述上座體下端的兩側均設有延伸板;所述上座體和下座體的兩側均設有插銷式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含旋轉手柄、卡固塊和卡槽;所述旋轉手柄設在上座體延伸板的外側;所述卡固塊設在上座體的延伸板的內側;所述卡槽設在下座體的外側,且卡槽與卡固塊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下座體的頂面周邊設有凹槽;所述上座體的底面周邊設有與凹槽相對應的凸塊。
優選的,所述卡固塊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的改進的軸承座,不需要螺栓即可固定上座體和下座體,避免了螺栓遺落給軸承座的組裝帶來的諸多不便,節約了材料和組裝的時間;而且,設有的插銷式固定裝置,能夠迅速組裝和拆卸軸承座,不僅有效地提高了上座體和下座體的穩固性,而且有效地減少了組裝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軸承座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l為本發明的改進的軸承座的立體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改進的軸承座的分解圖;
附圖3為本發明的改進的軸承座拆卸后的立體圖;
其中:1、上座體;2、下座體;3、固定槽;4、旋轉手柄;5、卡固塊;6、凸塊;7、凹槽;8、卡槽;9、延伸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明。
如附圖1、2、3所示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改進的軸承座,包括上座體1和下座體2;所述上座體1、下座體2上均開有固定軸承的固定槽3;所述上座體1下端的兩側均設有延伸板9;所述上座體1和下座體2的兩側均設有插銷式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含旋轉手柄4、卡固塊5和卡槽8;所述旋轉手柄4設在上座體1的延伸板9的外側;所述卡固塊5設在上座體1的延伸板9的內側;所述卡槽8設在下座體2的外側,且卡槽8與卡固塊5相對應;所述下座體2的頂面周邊設有凹槽7;所述上座體1的底面周邊設有與凹槽7相對應的凸塊6;所述卡固塊5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組裝時,將軸承放置在下座體2的固定槽3中,轉動旋轉手柄4,將卡固塊5旋入卡槽8內;當需拆卸時,轉動旋轉手柄4,將卡固塊5旋出卡槽8即可。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的改進的軸承座,不需要螺栓即可固定上座體和下座體,避免了螺栓遺落給軸承座的組裝帶來的諸多不便,節約了材料和組裝的時間;而且,設有的插銷式固定裝置,能夠迅速組裝和拆卸軸承座,不僅有效地提高了上座體和下座體的穩固性,而且有效地減少了組裝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軸承座的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郁祥林,未經郁祥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62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