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霉塑料及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35524.2 | 申請日: | 2011-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7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肖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天源塑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3/12;C08K5/13;C08K5/3437;C08K5/57;C08K5/3472;C08K5/52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1521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霉 塑料 制備 工藝 | ||
??
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塑料材料制備領域。
??
背景技術:
??塑料本來是非常穩定的,不會因微生物而劣化。但是它實際上,還會遭受微生物的侵害,只要具有溫度、濕度、營養這三個要素,就很容易成為微生物繁殖的溫床。因此,塑料產品的抗菌防霉技術成為塑料生產工藝的熱點。
??塑料防霉劑分為無機和有機兩類。在塑料防霉領域,使用有機抗菌防霉劑可謂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塑料行業的特殊性,市場上很多的有機防霉劑并不適用于塑料,添加到塑料中的防霉劑雖然對成本要求不高,但要有極好的相容性,并能在加工過程中保持高熱穩定性。此外,防霉劑還必須能夠遷移到塑料表面,阻止微生物侵蝕和滋生。無機抗菌防霉劑從安全性和抗菌效果考慮,大多開發使用銀材料。從效果來看,對真菌中普通細菌效果較好。存在的問題是銀離子與樹脂中氧化劑反應,出現因光和熱還原反應造成的黃褐色現象。這種變色中受樹脂著色用染色顏料和分散劑的影響,需要適當調整。?
因此,開發新型塑料防霉劑,以及新型塑料防霉劑制成的抗霉塑料迫在眉睫。?
??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為了設計一種防霉塑料及制備工藝。
??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霉塑料及制備工藝。所述防霉塑料由1-2%防霉劑,70-80%樹脂,18-28%增塑劑組成。所述的防霉劑由20%苯酚,20%8-羥基喹啉銅、30%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錫,10%己唑醇、10%戊菌唑等組成。所述的樹脂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組成。所述的增塑劑為磷酸酯類。制備工藝包括(1)混合:將防霉劑,樹脂,增塑劑按照等比遞增方式將各種原料均勻混合。(2)塑煉:溫度為200-280℃,剪切時間5小時。(3)切粒。
??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防止微生物或霉菌在塑料上繁殖,避免微生物或霉菌對食品和衣服的危害。本發明采用復合防霉劑制備防霉塑料,同時增塑劑使用了具有抗霉功能的磷酸酯,降低了各種單一防霉劑的用量,其優點在于:不僅有防霉作用,而且與樹脂共聚物有較好的相容性,具有光、熱穩定性。
??
本發明具體實施方法:
(1)???????????將2%防霉劑,70%樹脂,?28%增塑劑按照等比遞增方式將各種原料均勻混合。溫度為200-280℃,剪切時間5小時,制成塑煉物。切粒,制成抗霉塑料。
(1)將2%防霉劑,80%樹脂,?18%增塑劑按照等比遞增方式將各種原料均勻混合。溫度為200-280℃,剪切時間5小時,制成塑煉物。切粒,制成抗霉塑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天源塑膠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天源塑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55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