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臉辨識監控管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33280.4 | 申請日: | 2011-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3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雄;褚陳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色彩與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博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劉俊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辨識 監控 管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監控管理方法,尤其是利用人臉辨識功能并配合文字標示以提供監控管理解決方案。?
背景技術
一般,對于特定區域的人員進出,常須派遣現場監控操作人員使用監視攝影機并配合監視器以進行實時監視控制,并當發現有可疑人士或特定人員出現時,由監控操作人員采取必要措施,比如關閉大門、按下警鈴或通知警衛前來處理。?
然而,現有技術的缺點在于,現場或遠程監控操作人員必須全神貫注利用視覺以觀察顯示器上的人員影像,并實時判斷是否出現可疑人士,比如恐怖份子、不受歡迎人士、嫌疑犯、潛逃犯罪,或特定人員,比如失蹤或協尋人口,使得監控操作人員的工作負擔異常沉重,很容易出現疲倦或視覺疲勞,常導致個人疏失,以致于未觀察到已有特定人士進出,造成安全上的漏洞。?
因此,需要一種人臉辨識監控管理方法,利用人臉辨識功能并配合文字標示以提供監控管理解決方案,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人臉辨識監控管理方法,藉影像及文字方式提供監控人員更有效的監控管理解決方案,包括:?
建立一人臉辨識數據庫,并將該人臉辨識數據庫儲存于一儲存媒介中,其中該人臉辨識數據庫包括多個人臉辨識數據,而每個人臉辨識數據包含人臉影像或姓名;?
利用一影像擷取裝置進行拍攝以產生一動態影像,并顯示于一顯示裝?置;?
進行辨識人臉影像,是對該顯示裝置所顯示的動態影像進行人臉辨識處理,且該人臉辨識處理包括:?
辨識人臉影像,是找出該顯示裝置所顯示的動態影像中具有人臉特征的部分影像,藉以當作一目標人臉影像;以及?
辨識身份處理,是依據預先設定的一辨識身份選項以選擇第一辨識身份處理或第二辨識身份處理,其中,?
所述一辨識身份處理是用目標人臉影像比對該人臉辨識數據庫中所儲存的所述人臉影像,且與該人臉辨識數據庫的人臉影像相符的目標人臉影像當作一辨識合格人臉影像,而不與該人臉辨識數據庫的人臉影像相符的目標人臉影像當作一辨識不合格人臉影像;?
所述二辨識身份處理是在該人臉辨識數據庫中找出與該目標人臉影像較相似的多個較相似人臉影像,而所述較相似人臉影像中的最相似人臉影像當作一最相似辨識合格人臉影像;以及?
進行標記目標人臉影像,依據該辨識身份選項以選擇第一標記目標人臉影像處理或第二標記目標人臉影像處理,其中,?
該第一標記目標人臉影像處理是利用第一有色框線以標記該顯示裝置的動態影像中被比對出的該辨識合格人臉影像,同時顯示其相對應姓名,并用第二有色框線以標記未被比對出的該辨識不合格人臉影像,且該第一有色框線及該第二有色框線具有不同顏色;?
該第二標記目標人臉影像處理是將該最相似辨識合格人臉影像用第三有色框線標記,且該第三有色框線的顏色是不同于該第一有色框線及該第二有色框線的顏色,同時顯示最相似辨識合格人臉影像的相對應姓名,或顯示所有較相似人臉影像的姓名。?
因此,監控人員可實時在顯示器所顯示的影像中,藉本發明方法所標記的人臉影像,并配合所顯示的姓名,而清楚的觀察監視人員進出狀況,達到改善監控管理的效率及減輕人力負擔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顯示本發明人臉辨識監控管理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以使熟悉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研讀本說明書后能據以實施。?
參考圖1,本發明人臉辨識監控管理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人臉辨識監控管理方法包括依序進行的多個步驟,用以協助監控人員實時監控特定區域的人員進出管理。?
首先,由步驟S10開始以建立人臉辨識數據庫,同時可將人臉辨識數據庫儲存于儲存媒介中,其中人臉辨識數據庫可包括多個人臉辨識數據,而每個人臉辨識數據可包含人臉影像、姓名、職業、年齡、所屬單位或公司、進出次數、進出時間。儲存人臉辨識數據庫的儲存媒介可包括固態硬盤、硬盤機、磁帶機或非揮發性內存,比如閃存。?
上述的人臉影像可利用照相機拍照或利用攝影機拍攝人臉而產生,也可由照片經掃描裝置掃描而產生,或經有線或無線網絡而下載。?
接著進入步驟S20,利用影像擷取裝置進行拍攝以產生動態影像,并顯示于顯示裝置,其中影像擷取裝置可為監視攝影機或影像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色彩與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色彩與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32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