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30990.1 | 申請日: | 2011-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5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25/18;A61P25/22;A61P25/20;A61P25/14;A61P25/16;A61K35/02;A61K35/3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綏化市廣輝專利事務所 23104 | 代理人: | 武力生 |
| 地址: | 151700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精神疾病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與人才競爭激烈,人類生產、生活及生存的壓力增大,由于長時間壓抑得不到緩解和釋放,很容易導致精神方面的疾病,現有市面上有很多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西醫采用鎮定安神類注射藥,還有一些口服類藥物,多是因治療周期長,療效不明顯,加之治療費用昂貴,使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不得不采取重時治療,輕癥時停治,或是最后放棄治療,使一些精神病患者在痛苦中度過一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中藥,本中藥可在短期內有效的控制病情的發展,減輕患者痛苦,最終達到治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中藥選用大棗、朱砂,補元、鎮驚安神,有較好的調理神經作用;選用郁李仁、夜交藤、茯苓、阿膠、黃連、熟地,補血養心安神、軟堅散結、清熱燥濕,上述藥物為君藥;選用浮小麥、百合、棗仁、火麻仁,養肝,清心安神、除虛煩潤燥,上述藥物為臣藥;選用龍齒、龜板、甘隧,安神固澀、滋陰潛陽、瀉水逐痰為佐藥;選用龍骨、牡蠣、鉤藤,清熱平肝、熄風定驚為使藥。
本發明藥物由下列原料藥組成:浮小麥30g、百合30g、棗仁15g、郁李仁15g、夜交藤15g、茯苓15g、甘隧30g、朱砂30g、火麻仁30g、大棗10g、龍齒10g、阿膠30g、黃連10g、龍骨30g、牡蠣10g、鉤藤10g、熟地10g、龜板10g。
應用本發明中藥,鎮驚、清心、寧心、養心、安神、潤燥除煩、補氣補血補脾胃,對癥見痰熱蒙散、痰氣郁結、郁久化熱,擾及心神引起的焦慮、呆性癲言、失語、昏仆、心煩不寐、手舞足蹈、肢體震顫等精神性疾病有顯著療效,本發明中藥無毒副作用,且費用低廉,總有效率達10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臨床療效觀察實驗進一步闡述本發明藥物的有益效果。
一、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60例,其中女性36例,年齡在28~52歲,男性24例,年齡在17~60歲。
二、診斷標準
?????精神疾病,1、不語不動,不食不眠,悶悶不樂木僵狀態。2、行為紊亂,外出亂跑,哭笑無常,手舞足蹈,肢體震顛。3、多疑、敏感、焦慮、幻覺,妄想為主,突然失語,昏仆,心煩不寐。4、起病緩慢,癥狀主動性差,情感反應減弱,生活懶散,思維內容缺乏,上述患者多數脈象沉細,沉弱或滑數,舌質淡,薄白或黃厚,為肝氣郁結,脾氣不升所致。
三、治療方法
本發明中藥混合后粉碎每次服用15克,一日一次,飯后服用,每15天為一療程,輕癥患者一個療程治愈,重癥患者2個療程治愈。
四、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經過一至二個療程服藥治療后,神志清新,所有癥狀清除,食欲增長,體重恢復,進入正常人的生活質量,并通過輔助診斷方法確認為正常者。
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反復發作癥狀,精神狀態明顯好轉,食欲漸增,基本進入正常人生活。
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消失或減輕。
五、治療效果
治愈58例,有效2例,治愈率96%,總有效率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軍,未經張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309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月餅餡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雜交肉仔雞復合微量元素預混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