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物體抗震支撐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29466.2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2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米田良三 | 申請(專利權)人: | 米田良三;安迪西斯莫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15/02 | 分類號: | 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董彬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物體 抗震 支撐 裝置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權利要求申請日為2010年10月26日,申請?zhí)枮镹o.2010-239280的日本專利申請的優(yōu)先權,所述日本專利申請的內(nèi)容特此參考并入本申請中。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物體抗震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構成為穩(wěn)定地支撐物體,例如在地震的時候分布于基礎(base)上的各種設備和儀器。
背景技術
作為抗震支撐裝置,這種裝置構成為穩(wěn)定地支撐物體,例如在地震時布置在建筑物中的電腦和精密設備,在物體和基礎表面之間布置具有鋼制球體的結構,該具有由鋼鐵制成的球體的抗震支撐裝置配置布置。在利用球體的抗震支撐裝置中,球體通過連桿機構或支撐架連接在物體上。
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號為No.10-205577的日本公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具有球體的地震隔離設備,該球體布置在平板狀(plate-shaped)的下表面元件和上表面元件之間,并且地震隔離設備還具有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用于連接具有下表面元件的球體和具有上表面元件的球體,并且在地震的時候用作滾動球體和使連桿機構變形。此外,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號No.3409611)公開了一種抗震支撐裝置,該裝置使球體與環(huán)形邊緣部接觸,即為支撐框架提供邊緣(edge),并且該邊緣容納支撐框架中的球體。此外,專利文獻3(公開號為No.2001-227583的日本公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抗震支撐裝置,其中,錐形殼體孔形成在支撐框架上,并且使球體線接觸錐形內(nèi)表面。
發(fā)明內(nèi)容
在使用球體的抗震支撐裝置或地震隔離設備中,其優(yōu)勢是當出現(xiàn)具有小激發(fā)力的地震時,若球體直接分布在物體側的平板接觸面和平板底面之間的話,由于球體的旋轉能夠防止震動傳遞至物體。另一方面,當發(fā)生具有較大激發(fā)力的地震時,會有使物體失去控制的問題。基于此,如專利文獻1所描述的一樣,通過連桿機構連接具有下表面元件的球體和具有上表面元件的球體,在地震的時候,當激發(fā)力增至一定程度時,能夠防止基礎側的震動傳遞給物體。然而,由于連桿機構設置在物體和基礎表面之間,抗震支撐裝置存在結構復雜的問題。
另一方面,如專利文獻2和3所描述的,發(fā)現(xiàn)傳送到物體上的震動加速度,即在抗震支撐裝置中使球體接觸環(huán)形外緣部的地震激發(fā)力增加時可以防止增加的響應加速度,所述環(huán)形外緣部即設置在支撐架或抗震支撐裝置上的邊緣,其中,錐形殼體孔形成在支撐架上,并且球體線接觸錐形內(nèi)表面。
然而,在球體接觸支撐構架的邊緣或線接觸支撐構架時,傳送到物體的加速度的減少量受限制,即響應加速度。因此,抗震支撐裝置不能應用于具有高地震烈度的地震中,例如,巨大的Hanshin-Awaji地震,并且不能夠防止物體掉落。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是在即使發(fā)生具有巨大激發(fā)力的地震情況下也能防止物體掉落,以提高抗震支撐裝置的可靠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穩(wěn)定支撐物體的物體抗震支撐裝置,用于在地震時穩(wěn)定支撐布置在基礎上的物體,該物體抗震支撐裝置包括:金屬保持臺,該金屬保持臺安裝于所述物體和所述基礎中的一個;和鋼制球體,該鋼制球體安裝在所述保持臺內(nèi),并從所述保持臺的開口面凸出并且與設置在所述物體和所述基礎中的另一個上的支撐面接觸,其中,具有球體的內(nèi)表面形狀并與所述球體接觸的摩擦接觸表面形成在位于環(huán)形小直徑邊緣和環(huán)形大直徑邊緣之間的所述保持臺中,所述環(huán)形小直徑邊緣距離通過所述球體中心的垂直線具有一定(certain)的半徑并劃分出所述球體的表面內(nèi)側部進入的凹部,所述環(huán)形大直徑邊緣以沿著通過所述球體中心的水平面的半徑為最大半徑,所述摩擦接觸表面和所述球體之間的靜摩擦系數(shù)設置為小于所述球體和所述支撐面之間的靜摩擦系數(shù),地震的加速度增加時,所述物體抗震支撐裝置從所述球體與所述保持臺一體地水平移動的狀態(tài)變?yōu)樗銮蝮w與所述摩擦接觸表面滑動接觸并在所述保持臺內(nèi)旋轉的另一狀態(tài),從而抑制從所述基礎向所述物體傳遞震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米田良三;安迪西斯莫株式會社,未經(jīng)米田良三;安迪西斯莫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94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16F 彈簧;減震器;減振裝置
F16F15-00 系統(tǒng)中振動的抑制
F16F15-02 .非旋轉系統(tǒng)振動的抑制,如往復系統(tǒng);通過利用不與旋轉系統(tǒng)一起運動的元件抑制旋轉系統(tǒng)的振動
F16F15-10 .通過利用與系統(tǒng)一起運動的元件抑制旋轉系統(tǒng)的振動
F16F15-20 .通過一個或多個系統(tǒng)的運動元件的合適分組或相對配置來抑制旋轉系統(tǒng)的振動
F16F15-22 .慣性力的補償
F16F15-28 .平衡重;其連接或安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