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光電纜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29414.5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45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濤;熊巍;秦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7 | 分類號: | H01B7/17;H01B7/3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425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光 電纜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線電纜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在黑暗環境中能較長時間發光的采煤機橡套軟發光電纜。
背景技術
目前,地下礦井環境黑暗,一旦發生突然斷電(如透水、瓦斯爆炸、火災,或電源事故),會導致嚴重的傷亡事故。?如果礦井中的電纜在斷電后能夠發光,不僅有利于指示人們逃生,而且也可避免因光線暗淡而誤損電纜造成的傷亡事故。然而,現有的一些發光電纜,一般都是在電纜的護套內加入一些發光材料,發光材料均勻分布在電纜護套層中,使電纜在無光黑暗的環境下能發光并形成一發光條,兼作發光指示及存在標識,達到一物二用。但這類發光電纜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在電纜的護套內加入發光材料的用量,這個量一般都會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3-20%),非精確端值,而且允許有適當偏差。由試驗結果顯示,用量明顯高于上限值,不僅會造成制造成本的較大幅度上漲,也會影響電纜橡套的綜合機械性能,達不到礦用電纜要求。用量明顯低于下限值,則加入發光效果不明顯,也就失去意義。因此,如何調整發光材料在護套層中的用量比例,達到制造方便是現實生產中的一大問題。另一個問題是現有的發光電纜一般都是在電纜通電后有電流通過的時候才能發光,如果電纜沒有電流通過,則無光產生。因此至今沒有一種不通電能發光,而且發光使用壽命長,制作方便的發光電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造方便、使用壽命長、故障率低、電纜識別速度快的發光電纜。
本發明所述的發光電纜,包括纜芯以及擠包在纜芯外的外護套,在外護套表面設置了一層自發光警示條紋。
上述纜芯是由若干個動力線芯與地線芯導體絞合成,而動力線芯是在動力線芯導體外繞包動力線芯絕緣,在動力線芯絕緣外編織金屬/纖維編織屏蔽層而成。
所述纜芯還包括輔助線芯,輔助線芯與若干個動力線芯圍繞地線芯導體擠包成纜芯;所述輔助線芯是在輔助線芯導體外擠包輔助線芯絕緣而成。
所述纜芯還包括控制線芯,控制線芯與若干個動力線芯圍繞地線芯導體擠包成纜芯;所述控制線芯是在控制線芯導體外擠包控制線芯緣,在控制線芯緣外擠包控制線芯包覆層而成。
本發明是通過在電纜特別是采煤機電纜外護套上模壓不可剝離的自發光條紋,可以顯著提高電纜在煤礦開采現場的可識別性,從而降低了電纜遭受機械碾壓損壞的幾率和采煤機電纜的故障率,也提高了電纜的使用壽命;而在礦井發生事故而斷電無照明的情況下,采煤工人在黑暗中也能快速識別電纜,并按電纜走向識別逃生方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發光電纜,其結構包括了動力線芯、控制線芯、地線芯導體4,外護套10及自發光警示條紋11。其中動力線芯是在動力線芯導體1外繞包動力線芯絕緣2,在動力線芯絕緣2外編織金屬/纖維編織屏蔽層3而成。控制線芯是在控制線芯導體6外繞包導體的控制線芯緣8,在控制線芯緣8外擠包控制線芯包覆層9而成,若干個動力線芯與控制線芯圍繞地線芯導體4絞合成纜芯,纜芯外擠包外護套10,在外護套10表面設置了一層自發光警示條紋11。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將輔助線芯替換控制線芯,輔助線芯是在輔助線芯導體5外繞包導體的輔助線芯絕緣7而成。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94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擴徑電纜
- 下一篇:基于風格學習的繪畫渲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