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Ag-Li共摻雜氧化鋅薄膜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29169.8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2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建昌;曹青;姜永輝;王博鋒;巴德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20/08 | 分類號: | C23C20/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g li 摻雜 氧化鋅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Ag-Li共摻雜氧化鋅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氧化鋅作為一種新型的Ⅱ-Ⅵ族直接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目前已經(jīng)成為半導體薄膜材料研究的熱點之一,其在室溫下的禁帶寬度為3.37eV,與同禁帶寬度材料相比,氧化鋅具有高達60meV的激子結合能,而GaN為25meV,更容易在室溫下實現(xiàn)激子發(fā)光。氧化鋅的熔點為1975℃,有很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相對于GaN,SiC等,可在較低溫度環(huán)境下制備,能極大減少高溫制備所產(chǎn)生的缺陷,此外,還可以對其進行濕化學法處理。ZnO在透明電極、太陽能電池、氣敏傳感器和發(fā)光器件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因此引起研究者的重視。
為了使氧化鋅材料得到實際應用,人們曾嘗試用不同元素摻雜氧化鋅薄膜,以改善其光電磁等性能,如摻雜Li、N、P、Ag等元素實現(xiàn)氧化鋅由n-型傳導變?yōu)閜-型傳導;摻雜Mg元素提高氧化鋅材料的禁帶寬度;摻雜Al、Ga、In元素提高其導電特性;摻雜B族中的Co、Ni、Mn、V等元素制備磁性材料。近年來,通過兩種或多種元素共摻雜改善氧化鋅的特性的方法倍受青睞,如N-Li、N-Al、N-Ga、N-In等摻雜氧化鋅薄膜制備p-型氧化鋅材料。
目前,關于Ag-Li共摻雜氧化鋅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同時考慮到銀納米顆粒具有優(yōu)良的光電性能,因此進行Ag-Li共摻雜氧化鋅薄膜的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空白,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利用溶膠凝膠法制備Ag-Li共摻雜氧化鋅薄膜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制備Ag-Li共摻雜鋅溶膠、清洗基片、旋涂鍍膜、熱處理,制備出高質(zhì)量的ZnO薄膜。
實現(xiàn)本發(fā)明方法的技術方案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稱取4.30-4.39gZn(CH3COO)2·2H2O,溶于25mL無水乙醇中,加入與Zn(CH3COO)2·2H2O等摩爾的二乙醇胺,在50-70?℃的水浴條件下攪拌1-2?h后,加入摩爾比為1:(1-20)的AgNO3和LiCl繼續(xù)攪拌1-2?h,得到Ag-Li共摻雜的氧化鋅溶膠,將其在空氣中靜置陳化24-48h,上述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分別選用Si、ITO和玻璃作為基片,將基片依次在丙酮、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中超聲波清洗10?-15min,再用無水乙醇沖洗,之后在加熱平臺上烘干;
(3)用勻膠機將靜置陳化后得到的Ag-Li共摻雜氧化鋅溶膠在基片上進行旋轉(zhuǎn)涂膜,先在800-1200r/min的轉(zhuǎn)速下向基片滴加溶膠5-10s,然后在3000?-4000r/min的轉(zhuǎn)速下旋轉(zhuǎn)30?s,將形成的濕膜置于加熱平臺上于120?℃溫度下加熱烘干,重復上述涂膜過程兩次;
(4)最后以5?℃/min的升溫速率,在550?℃條件下在空氣中對薄膜熱處理1-2?h,得到Ag-Li共摻雜氧化鋅薄膜。
本發(fā)明的特點和有益效果是:
1.?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薄膜,成本低,沉積設備簡單,易控制薄膜組分;?
2.?本發(fā)明方法在Ag-Li的摻雜過程中未破壞ZnO的晶體結構;
3.?本發(fā)明制備的Ag-Li共摻雜ZnO薄膜不僅結晶性好、表面形貌好,而且透射比較高、導電性較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框圖;
圖2是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備的Si基片上Ag-Li共摻雜ZnO薄膜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片;
其中a、b、c、d、e分別表示Ag+與Li+的摻雜比例為1:20,1:10,1:5,1:2,1:1;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備的Ag-Li共摻雜ZnO薄膜的X射線衍射圖譜;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備的Ag-Li共摻雜ZnO薄膜的透射比光譜;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備的ITO基片上Ag-Li共摻雜ZnO薄膜的電流-電壓曲線圖譜;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備的Ag-Li共摻雜ZnO薄膜Ag與Li摩爾比為1:20時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jīng)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9169.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用于與EPDM橡膠粘合的紡織物浸膠配方
- 下一篇:一種新型結構的擺椅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zhuǎn)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fā)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20-00 通過固態(tài)覆層化合物抑或覆層形成化合物懸浮液分解且覆層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應產(chǎn)物的化學鍍覆
C23C20-02 .鍍金屬材料
C23C20-06 .鍍金屬材料以外的無機材料
C23C20-08 ..鍍化合物、混合物或固溶體,例如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C23C20-04 ..鍍金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