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窗式照明白光LED平板燈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29106.2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4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莊其仁;車玉彩;智佳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3/12;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陳智海 |
| 地址: | 362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照明 白光 led 平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室內照明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窗式照明白光LED平板 燈。
背景技術
LED室內照明燈具中,用于裝飾和反射用途的LED照明燈具如底燈、吊 燈、投射燈等可以完全勝任于任何場合,包括美術館,博物館等對色度要 求較高的場所;但是對于商場、寫字樓、教室等大規(guī)模空間來說,作為大 范圍照明的燈管型LED照明燈具雖然已經(jīng)誕生,但是其指向性高、存在炫 光、LED燈珠排列過密、散熱困難、散熱板重量大、設計成本過高等問題仍 然制約著其市場競爭力,難以得到普遍應用;此后,基于液晶(LCD)背光 源技術的LED平板/平面室內照明燈具應運而生,可解決大面積平均照度和 無炫光照明的問題。
所述基于液晶背光源技術的LED平板/平面室內照明燈具,現(xiàn)有技術都 需采用導光板,從LED燈條發(fā)出的光首先要耦合到導光板,然后經(jīng)導光板 多次反射后再從表面散射體射出,由于多次的耦合及反射損耗作用,其直 接降低了LED平板/平面燈具的出光效率;對于大面積(例如1平方米)的 LED平板/平面燈具,為了提高出光強度,就需要使用大功率的LED燈條, 其帶來的困難是耗電量和溫度升高(散熱)的問題,LED的不耐熱必然會帶 來燈芯壽命的縮短,為了增強散熱作用,就需要添設各種復雜的散熱結構, 例如鋁基板和鋁型材/鋁板散熱片等,其既耗材又會增加燈具重量,由此, 所述現(xiàn)有LED平板燈的設計很難同時兼顧出光效率、散熱、重量等問題。
再有,如同LCD-TV的背光模組大約占原材料成本的23%(15英寸)到 37%(30英寸),是LCD-TV原材料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所述基于液晶(LCD) 背光源技術的LED平板/平面室內照明燈具,其所采用的導光板、鋁基板和 鋁型材/鋁板散熱片是主要的材料成本,該材料成本較高,由此造成燈具整 體制造成本高,故一直難以得到市場的認可。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人對LED平板燈具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產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窗式照明白光LED平板燈,其無需導光板、 鋁基板及散熱片等材料,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LED平板燈具存在出光效率低、 散熱結構復雜又耗材、整燈制造成本高等問題,具有結構簡單、輕便可靠、 成本低廉、綠色環(huán)保等優(yōu)點。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窗式照明白光LED平板燈,其包括窗框架、前面板、后面板、LED 燈條、反射槽及柱面透鏡;上述前面板、后面板分別適配安裝在上述窗框 架的前、后側面上,且此窗框架內對應上述前、后面板間形成一空氣層光 通道;上述反射槽為長條狀“ㄈ”型槽,其以開口朝向上述空氣層光通道 方式適配鑲嵌在上述窗框架的豎直邊框上,上述反射槽的內壁設有一層全 反射金屬膜,該反射槽的底面與上述前面板間的夾角為銳角,且該底面上 開設有若干個沿上述反射槽長度方向排列的通孔;上述窗框架的豎直邊框 內對應上述反射槽的底面的外側處形成有一開口朝向該底面且上下貫通的 氣體導流槽,上述LED燈條適配安裝在該氣體導流槽內并該LED燈條上的 若干顆LED燈珠與上述若干個通孔相對應設置,上述柱面透鏡適配定位在 上述反射槽內且該柱面透鏡與上述LED燈珠、通孔呈中心同軸設置。
上述窗框架為塑料窗框架,其內形成有若干個矩形窗格,該每矩形窗 格均有用于安裝上述LED燈條、反射槽及柱面透鏡的左、右豎直邊框結構。
上述矩形窗格的寬度不大于400mm,長度不大于1000mm。
上述LED燈條包括一長條狀的電路板和焊接在該電路板上的若干顆 LED燈珠和若干個限流電阻。
上述反射槽的底面與上述前面板間的夾角為85~80°。
上述前面板的外表面上貼有一層透明的貼膜。
上述后面板上朝向上述前面板的一側面上貼設有鏡面反光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jīng)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91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