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式鉛酸蓄電池內化成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8870.8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7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翔;方明學;楊惠強;鄭華均;胡建強;周華喬;王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12 | 分類號: | H01M10/12;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謝觀素 |
| 地址: | 223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式鉛酸 蓄電池 化成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蓄電池的化成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電動三輪車用管式鉛酸蓄電池內化成工藝,屬于工業用蓄電池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傳統管式鉛酸蓄電池生產中,一般采用外化成工藝,使生極板轉化為熟極板。生極板組成主要為硫酸鉛(包括堿式硫酸鉛)、氧化鉛和游離鉛,將正極板(管式)、負極板相間地插入一個裝有一定濃度的稀硫酸的酸槽內,相同極性的極板連成一邊焊接。靜置一段時間后,采用直流電源定流充電,正極板發生陽極氧化反應逐步轉化為二氧化鉛,負極發生陰極還原反應逐步轉化為綿狀鉛,待化成完畢,將正負極板分別出槽、水洗、干燥,此時的熟極板再進行組裝,充電。
常規管式鉛酸蓄電池外化成及充電工藝耗時長,成本高,外化成時隨著時間的增加,會帶出大量的酸霧,排入大氣中會造成污染,同時工人勞動環境差,影響身體健康。目前國家對于環保的控制要求越來越高,急需一種新的環保型化成工藝來代替現有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管式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工藝,使極板化成、充電轉換在電池內部進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管式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工藝,包括下列步驟:
(1)將正負生極板組裝入電池殼內,灌入1.23~1.25g/cm3的硫酸溶液,靜置1小時,使極板在酸液中充分浸泡;
(2)整個內化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充放電電流和時間,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階段:0.3~0.7I5A充電不低于1.5小時轉0.7~1.0I5A充電不低于3小
時再轉1.0~1.5I5A充電不低于10小時,然后以0.3~0.7I5A放電不低于1小時;第一階段主要是為了防止電流上升過快,破壞板柵與活性物質之間的連接層;而且電流逐步加大,有利于電池內活性物質的均勻轉化,提升正極板中β-Pbo2的轉化率。以0.3~0.7I5A放電不低于1小時放電是為了檢測第一階段的化成效果。
第二階段:1.0~1.5I5A充電不低于15小時,然后以1.0~1.3I5A放電不低
于1小時,轉1.0~1.3I5A充電不低于15小時,再以1.0~1.5I5A放電至單體電壓10.2V;第二階段主要是為了檢測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化成效果而進行的容量測試,一般放電時間達到5h以上為效果好。
第三階段:0.7~1.2I5A充電不低于?10小時轉0.3~0.7I5A充電不低于6小時。第三階段主要是為上一階段進行的容量測試后進行的常規充電。
經內化成所得的6-DG-90電池,其5小時率容量和高倍率放電性能均超國家標準,如下表所示: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是:
一、常規管式鉛酸蓄電池外化成及充電工藝耗時約為5天,而本發明時長為4天,不僅縮短了生產周期,而且省去了化成過后出槽、水洗、干燥等繁瑣工段,節約了生產成本。
二、在生產過程中,極板在電池殼內化成,酸霧少,污染低,對工人的身體危害比外化成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管式鉛酸蓄電池的內化成工藝,包括下列步驟:
(1)將正負生極板組裝入電池殼內,灌入1.23~1.25g/cm3的硫酸溶液,靜置1小時,使極板在酸液中充分浸泡;
(2)整個內化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充放電電流和時間,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階段:0.5I5A充電?2小時轉0.8?I5A充電4小時再轉1.1?I5A充電12小時,然后以0.6?I5A放電1小時;
第二階段:1.1?I5A充電16小時,然后以1.0I5A放電1.5小時轉
1.0?I5A充電15小時,再以1.0I5A放電至單體電壓10.2V;
第三階段:0.8I5A充電?12小時轉0.6?I5A充電6小時。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88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