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山藥臥槽橫生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28735.3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9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瑞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瑞亭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藥 橫生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涉植物種植技術,特別是一種山藥臥槽橫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山藥種植在我國已有很久的歷史,但是農民種植的方法不一,多數還是傳統種植粗放管理,因此,長出的山藥外皮不光滑、毛多粗糙,顏色不均,有黑點,分叉、短小和畸形,由此畝產低、商品率低、效益差。這些人為的因素直接制約了這種傳統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速度,造成上述結果的直接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老品種延用多年造成嚴重退化;二是種植技術無創新。該發明就是提供一種山藥臥槽橫生栽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山藥臥槽橫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備好淺生槽:根據山藥塊莖的規格選用淺生槽。選用U形塑料槽,長、寬、深規格為100--120cm× 6?cm × 3cm。(2):整地放槽:一般單行種植,行距1.4~1.7m,用小鋤開挖間距(株距)20~25cm,寬度約6cm的平行斜小溝,斜度為15°左右,下端深約25cm,每畝約2000株。平行斜小溝開挖好后,用長、寬、厚為100?cm×20?cm×6?cm的硬木板塊做成U形塑料槽狀(長、寬、深規格100?cm× 6?cm ×3cm),放入挖好的斜小溝內,用大錘錘打硬木將斜小溝土按U形塑料槽狀打實,然后放入淺生槽,在其內置入松軟填料(松軟填料一般用質地松軟的粉砂),槽上端留標記作下種時的目標,然后等待種植。其種栽處理、施肥、生長期管理、防病等方面與普通栽培一致。
該發明其優點:
一是節約成本和時間:常規種植山藥畝打溝所需費用在500-600元,每天打溝2-3畝,種植時間延長,而山藥臥槽橫生栽培省去了打溝的費用和時間;常規種植山藥在收獲時,人工采挖山藥每天只能挖100-130米,投入費用較高,用功時間較長,而采用山藥臥槽橫生栽培種植收獲時只需拋開表層幾厘米的土層,端出臥槽即可,一般人都可操作且成品率較高,省時省工。
二是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常規種植山藥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一般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地表以下1米的土層內不含樹根、石頭、瓦礫的壤土或沙壤土和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地塊種植;而采用山藥臥槽橫生栽培種植對土壤選擇不嚴格,只要適合其他作物生長的任何土壤。
三是出苗快且苗全:采用山藥臥槽橫生栽培種植山藥比常規種植山藥早出苗7-10天且苗全苗齊。
通過對比試驗,山藥主干的生長質量好,山藥生長快,增效1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山藥臥槽橫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1)備好淺生槽:根據山藥塊莖的規格選用淺生槽。以塊莖長80cm為例,選用U形塑料槽,長、寬、深規格為100?cm× 6?cm × 3cm。(2):整地放槽:使用淺生槽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很嚴格,無論砂土、壤土、粘土,土層深淺、地下水位高低都可應用種植,但在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上種植產量較高。單行種植,行距1.5m,用小鋤開挖間距(株距)20cm,寬度約6cm的平行斜小溝,斜度為15°左右,下端深約25cm,每畝約2100株。平行斜小溝開挖好后,用長、寬、厚為100?cm×20?cm×6?cm的硬木板塊做成U形塑料槽狀(長、寬、深規格100?cm× 6?cm ×3cm),放入挖好的斜小溝內,用大錘錘打硬木將斜小溝土按U形塑料槽狀打實,然后放入淺生槽,在其內置入松軟填料(松軟填料一般用質地松軟的粉砂),槽上端留標記作下種時的目標,然后等待種植。山藥主干的生長質量好,山藥生長快,增加效益13.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瑞亭,未經王瑞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87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