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線電視網絡三網融合改造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局端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8616.8 | 申請日: | 2011-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0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袁發農;張怡;葉黎達;饒思霆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高事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22 | 分類號: | H04N7/22;H04N7/10;H04B10/1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王海泉 |
| 地址: | 21553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線電視網絡 融合 改造 下一代 廣播 電視網 控制器 | ||
1.一種有線電視網絡三網融合改造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局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EOC局端模塊1-4、射頻線JP1-JP4、射頻座J1-J7、接頭IN1-IN4、OUT1-OUT4、AC60V?IN、分支分配插件FP/FZ1-FP/FZ3、電感L1-L36、電感1L1-1L8、過電排插CP1-CP8、放電管D1-D9、電容C1-C29和電容CC1-CC56,光接收機輸出口1連接接頭IN1的一端,接頭IN1的另一端接電容C2、放電管D2、電感1L2的一端,放電管D2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2的另一端接電容C11、過電排插CP2的一端,電容C11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2的另一端接電感L4、電容CC4的一端,電感L4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4的另一端接電感L3、電容CC3的一端,電感L3的另一端接電容CC7的一端,電容CC7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3的另一端接電感L2、電容CC2的一端,電感L2的另一端接電容CC6的一端,電容CC6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2的另一端接電感L1、電容CC1的一端,電感L1的另一端接電容CC5的一端,電容CC5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1的另一端接電感L5、電容C1的一端,電容C1的另一端接接頭OUT1、放電管D1的一端、電感1L1的一端,放電管D1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1的另一端接電容C9、過電排插CP1的一端,電容C9的另一端接地,光接收機輸出口2連接接頭IN2的一端,接頭IN2的另一端接電容C4、放電管D4、電感1L4的一端,放電管D4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4的另一端接電容C15、過電排插CP4的一端,電容C15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4的另一端接電感L13、電容CC18的一端,電感L1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18的另一端接電感L12、電容CC17的一端,電感L12的另一端接電容CC21的一端,電容CC21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17的另一端接電感L11、電容CC16的一端,電感L11的另一端接電容CC20的一端,電容CC20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16的另一端接電感L10、電容CC15的一端,電感L10的另一端接電容CC19的一端,電容CC19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15的另一端接電感L14、電容C3的一端,電容C3的另一端接接頭OUT2、放電管D3、電感1L3的一端,放電管D3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3的另一端接電容C13、過電排插CP3的一端,電容C13的另一端接地,光接收機輸出口3連接接頭IN3的一端,接頭IN3的另一端接電容C6、放電管D6、電感1L6的一端,放電管D6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6的另一端接電容C19、過電排插CP6的一端,電容C19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6的另一端接電感L22、電容CC32的一端,電感L22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32的另一端接電感L21、電容CC31的一端,電感L21的另一端接電容CC35的一端,電容CC35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31的另一端接電感L20、電容CC30的一端,電感L20的另一端接電容CC34的一端,電容CC34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30的另一端接電感L19、電容CC29的一端,電感L19的另一端接電容CC33的一端,電容CC3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29的另一端接電感L23、電容C5的一端,電容C5的另一端接接頭OUT3、放電管D5的一端、電感1L5的一端,放電管D5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5的另一端接電容C17、過電排插CP5的一端,電容C17的另一端接地,光接收機輸出口4連接接頭IN4的一端,接頭IN4的另一端接電容C8、放電管D8、電感1L8的一端,放電管D8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8的另一端接電容C23、過電排插CP8的一端,電容C2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8的另一端接電感L31、電容CC46的一端,電感L31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46的另一端接電感L30、電容CC45的一端,電感L30的另一端接電容CC49的一端,電容CC49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45的另一端接電感L29、電容CC44的一端,電感L29的另一端接電容CC48的一端,電容CC48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44的另一端接電感L28、電容CC43的一端,電感L28的另一端接電容CC47的一端,電容CC47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43的另一端接電感L32、電容C7的一端,電容C7的另一端接接頭OUT4、放電管D7、電感1L7的一端,放電管D7的另一端接地,電感1L7的另一端接電容C21、過電排插CP7的一端,電容C21的另一端接地,射頻座J4的一端接電感L9的一端,電感L9的另一端接電容CC10的一端,電容CC10的另一端接電感L8、電容CC9的一端,電感L8的另一端接電容CC14的一端,電容CC14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9的另一端接電感L7、電容CC8的一端,電感L7的另一端接電容CC13的一端,電容CC13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8的另一端接電感L6、電容CC11的一端、電感L5的另一端,電容CC11的另一端接地,電感L6的另一端接電容CC12的一端,電容CC12的另一端接地,射頻座J5的一端接電感L18的一端,電感L18的另一端接電容CC24的一端,電容CC24的另一端接電感L17、電容CC23的一端,電感L17的另一端接電容CC28的一端,電容CC28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23的另一端接電感L16、電容CC22的一端,電感L16的另一端接電容CC27的一端,電容CC27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22的另一端接電感L15、電容CC25的一端、電感L14的另一端,電容CC25的另一端接地,電感L15的另一端接電容CC26的一端,電容CC26的另一端接地,射頻座J6的一端接電感L27的一端,電感L27的另一端接電容CC38的一端,電容CC38的另一端接電感L26、電容CC37的一端,電感L26的另一端接電容CC42的一端,電容CC42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37的另一端接電感L25、電容CC36的一端,電感L25的另一端接電容CC41的一端,電容CC41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36的另一端接電感L24、電容CC39的一端、電感L23的另一端,電容CC39的另一端接地,電感L24的另一端接電容CC40的一端,電容CC40的另一端接地,射頻座J7的一端接電感L36的一端,電感L36的另一端接電容CC52的一端,電容CC52的另一端接電感L35、電容CC51的一端,電感L35的另一端接電容CC56的一端,電容CC56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51的另一端接電感L34、電容CC50的一端,電感L34的另一端接電容CC55的一端,電容CC55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C50的另一端接電感L33、電容CC53的一端、電感L32的另一端,電容CC53的另一端接地,電感L33的另一端接電容CC54的一端,電容CC54的另一端接地,接頭AC60V?IN接過電排插CP1-CP8的另一端、放電管D9、電容C10、C12、C14、C16、C18、C20、C22、C24、C25-C29的一端,放電管D9、電容C10、C12、C14、C16、C18、C20、C22、C24、C25-C29的另一端接地,射頻座J4、J5的另一端分別與分配分支插件FP/FZ2的兩輸出端連接,射頻座J6、J7的另一端分別與分配分支插件FP/FZ3的兩輸出端連接,分配分支插件FP/FZ2的輸入端接射頻座J2的一端,分配分支插件FP/FZ3的輸入端接射頻座J3的一端,射頻座J2、J3的另一端分別與分配分支插件FP/FZ1的兩輸出端連接,分配分支插件FP/FZ1的輸入端與射頻座J1的一端連接,射頻線JP1-JP4分別與EOC局端模塊1-4的輸出端連接,射頻線JP1接射頻座J1的另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高事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高事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861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延緩衰老、抗輻射軟膠囊保健食品
- 下一篇:一種半浮式驅動橋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