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中重金屬殘留去除的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7400.X | 申請日: | 2011-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0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堅;胡亞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J20/26 | 分類號: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舟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中 重金屬 殘留 去除 顆粒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科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水中重金屬殘留去除的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因人類活動導致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圍,并導致環境質量惡化。目前水體中污染的重金屬主要依靠非特異性吸附、電滲析等手段去除,但對于大水體中低濃度的重金屬污染(小于10ppm),以上手段并不適用。
目前有技術是采用聚谷氨酸作為重金屬絮凝劑來吸附水中的重金屬,絮凝后需要沉降及分離工序,操作上對混合、沉降及分離各有要求。還有一種技術是聚谷氨酸通過接枝反應,固定化到纖維素上,由于羧基參與重金屬的吸附,屬于有效功能團,接枝反應會降低有效功能團的數量,最終表現為吸附當量的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水中重金屬殘留去除的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方法的具體步驟是:
步驟(1).配制聚谷氨酸溶液:每升緩沖溶液中溶解20~50克聚谷氨酸,攪拌均勻后靜止12~18小時,使之充分水合,形成穩定的聚谷氨酸溶液;
所述的緩沖溶液為pH值為4.5的磷酸緩沖液或檸檬酸緩沖液,其濃度為0.1~0.2M。
步驟(2).將凝膠劑、硅藻土、穩定劑加入聚谷氨酸溶液中,每升緩沖溶液中溶解20~60克凝膠劑、4~5克硅藻土、0.8~1.2克穩定劑,攪拌均勻,形成芯液;
所述的凝膠劑為重量比為5~10:1的海藻酸鈉和卡拉膠的混合物;
所述的穩定劑為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脫氫醋酸、尼泊金酯中的一種。
步驟(3).用噴淋器將芯液噴入氯化鈣溶液中,氯化鈣溶液的濃度為2~5g/L,靜止0.5~2小時,然后固液分離,得到顆粒物;
調整噴淋壓力為0.05~0.3mpa,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顆粒。
步驟(4).將顆粒物收集后密閉包裝,常溫下具有6個月的穩定期;或將顆粒物-50~-45℃下冷凍干燥,得到的產物常溫下具有2年的穩定期。
本發明制備的顆粒劑能在室溫下長時間貯存,可以裝柱或潑灑使用,能有效吸附水中的鉛、鉻等重金屬,可以用于重金屬意外泄漏的應急處理及自來水廠的原水處理,處理后水體中重金屬濃度小于0.01ppm,能滿足目前各類食品加工要求。本發明制備的顆粒劑包埋后,減少了環境因子對聚谷氨酸的破壞,提高了重金屬吸附的穩定性。本發明制備的顆粒劑只需裝柱后即可連續使用,使用更為有效及方便,該顆粒劑保留了所有有效功能團,具有更高的吸附當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步驟(1).將20克的聚谷氨酸溶解在1升pH值為4.5、濃度為0.1M的磷酸緩沖液中,攪拌均勻后靜止12小時,形成穩定的聚谷氨酸溶液;
步驟(2).將30克重量比為5:1的海藻酸鈉和卡拉膠的混合物、4克的硅藻土、0.8克的苯甲酸鈉加入聚谷氨酸溶液中,攪拌均勻,形成芯液;
步驟(3).用噴淋器將芯液噴入濃度為2g/L的氯化鈣溶液中,噴淋壓力為0.05mpa,靜止0.5小時,然后固液分離,得到10目顆粒物;
步驟(4).將顆粒物收集后密閉包裝,常溫下具有6個月的穩定期。
實施例2:
步驟(1).將30克的聚谷氨酸溶解在1升pH值為4.5、濃度為0.12M的磷酸緩沖液中,攪拌均勻后靜止15小時,形成穩定的聚谷氨酸溶液;
步驟(2).將30克重量比為6:1的海藻酸鈉和卡拉膠的混合物、4.5克的硅藻土、0.9克的山梨酸鉀加入聚谷氨酸溶液中,攪拌均勻,形成芯液;
步驟(3).用噴淋器將芯液噴入濃度為3g/L的氯化鈣溶液中,噴淋壓力為0.1mpa,靜止1小時,然后固液分離,得到20目顆粒物;
步驟(4).將顆粒物在-45℃下冷凍干燥,得到的產物常溫下具有2年的穩定期。
實施例3:
步驟(1).將40克的聚谷氨酸溶解在1升pH值為4.5、濃度為0.15M的磷酸緩沖液中,攪拌均勻后靜止16小時,形成穩定的聚谷氨酸溶液;
步驟(2).將30克重量比為8:1的海藻酸鈉和卡拉膠的混合物、4.5克的硅藻土、1.0克的脫氫醋酸加入聚谷氨酸溶液中,攪拌均勻,形成芯液;
步驟(3).用噴淋器將芯液噴入濃度為4g/L的氯化鈣溶液中,噴淋壓力為0.2mpa,靜止1.5小時,然后固液分離,得到30目顆粒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未經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74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