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連接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6934.0 | 申請日: | 2011-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5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葉建群;陳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B7/20 | 分類號: | E02B7/20;E02B8/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震烈度 水工 建筑物 連接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連接結構及施工方法。適用于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抗震結構的處理,可以有效地解決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易開裂、破壞和影響其安全運行等問題。
背景技術
在高地震烈度區修建水庫大壩,抗震設計是一個關鍵的技術問題,其中閘墩由于結構單薄,且多布置于大壩頂部,地震動響應強烈,是大壩抗震的薄弱環節。地震發生時,閘墩受地震作用呈快速周期性震動變形,將產生很大的動拉應力,致使閘墩底部開裂和破壞,進而影響閘門開啟,并危及工程安全。
目前,閘墩抗震設計通常采用加強結構配筋方式,雖能限制閘墩裂縫發展,但不能減小閘墩的動力反應;如果閘墩頂部采用剛性結構連接,雖能減小閘墩的動力反應,但剛性連接作用荷載(包括溫度荷載)很大,結構設計非常困難。這就迫切需要研究一種全新的用于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連接結構型式,平時可適應溫度、水荷載等變形,不產生額外的附加應力,地震時可減小閘墩的動力響應和位移,防止其開裂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連接結構及施工方法,平時不產生額外的附加應力,地震時可減小閘墩的動力反應和位移,達到防止閘墩開裂和破壞的目的。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連接結構,包括閘墩基礎、閘墩基礎兩側澆筑有閘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閘墩之間連接有減小閘墩動力響應的高粘滯流體阻尼器。
所述高粘滯流體阻尼器布置在閘墩頂部,間距為3~5m。
高粘滯流體阻尼器兩端通過雙耳叉與兩側閘墩中的預埋鋼板連接,所述預埋鋼板長×寬×厚尺寸為30cm×30cm×2cm。
高粘滯流體阻尼器與雙耳叉之間由鋼銷銷接,且鋼銷配合有薄螺母。
雙耳叉與預埋鋼板之間通過螺栓或焊接固定連接。
對應于預埋鋼板,在閘墩中設有用于加固預埋鋼板與閘墩連接的錨筋,所述錨筋為4根,直徑φ32mm。
高地震烈度區水工建筑物閘墩連接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以下步驟:
a、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閘墩進行動力計算,確定高粘滯流體阻尼器數量及單支高粘滯流體阻尼器所承受的最大拉力;
b、進行鋼筋混凝土閘墩基礎和閘墩施工,在閘墩上對應于擬安裝高粘滯流體阻尼器的位置布置預埋鋼板和錨筋;
c、選擇雙耳叉與預埋鋼板用螺栓或焊接連接牢固;
d、吊裝高粘滯流體阻尼器,用鋼銷和薄螺母將高粘滯流體阻尼器與雙耳叉相連接,鋼銷直徑由單支高粘滯流體阻尼器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確定。
所述高粘滯流體阻尼器的數量為3~5個,安裝位置在閘墩頂部,阻尼器的間距為3~5m。
步驟b所述預埋鋼板的長×寬×厚尺寸為30cm×30cm×2cm,錨筋施打入于閘墩內,采用4根直徑φ32mm的錨筋,與預埋鋼板呈Π形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高粘滯流體阻尼器將閘墩頂部連接起來,約束了閘墩的水平向位移,減小其動力反應,從而達到結構減震的目的。
在靜止情況下,高粘滯流體阻尼器可以適應緩慢的結構變形,不會影響結構的受力情況,因而不產生額外的附加應力;當發生地震時,與兩側閘墩頂部相連接的高粘滯流體阻尼器中活塞桿產生相對位移,推動高粘滯阻尼介質產生阻尼力,迅速耗散能量,減小閘墩的位移和加速度,達到減小閘墩動力響應和結構抗震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面布置圖。
圖2為本發明中高粘滯流體阻尼器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中雙耳叉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利用高粘滯流體阻尼器3減小閘墩1的動力響應和位移。本實施例包括閘墩基礎2和澆筑在閘墩基礎2兩側的閘墩1,兩閘墩1之間用高粘滯流體阻尼器3連接,達到結構抗震的目的。所述高粘滯流體阻尼器3一般布置在閘墩1頂部,數量由閘墩1動力計算確定,一般采用3?~5個高粘滯流體阻尼器3。本實施例采用5個高粘滯流體阻尼器3,相互的間距為3~5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69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