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6909.2 | 申請日: | 2011-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1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濤;李相泉;陳曉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威(天津)電氣化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M1/30 | 分類號: | B60M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鐵 第三 平滑 過渡 膨脹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裝置及運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
背景技術
第三軌,又稱接觸軌、導電軌。第三軌系統是地鐵供電系統的重要部件,承載著為地鐵機車輸送電力的重任。目前應用的第三軌多為鋼鋁復合結構,既第三軌主體采用工業鋁材,在工業鋁材的表面附有一定厚度的不銹鋼帶。第三軌上通有電流,地鐵機車的受流器集電靴與第三軌不銹鋼帶進行滑動接觸,從而取得電流產生動力。該結構使第三軌具有導電率高、重量輕、耐磨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因存在環境溫度變化及流經第三軌的電流發熱原因,第三軌的長度將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需要在第三軌系統中安裝膨脹接頭,膨脹接頭自身能夠實現伸長和縮短,從而能夠抵消第三軌長度的變化,防止因溫度升高導致第三軌伸長或縮短對第三軌系統產生破壞,保護整個第三軌系統安全。
目前第三軌上應用的膨脹接頭均具有類似的結構,既膨脹接頭的主體材料為第三軌,通過把一段長度的第三軌沿著與軸線成一定角度的斜面進行切割,形成膨脹接頭固定軌和膨脹接頭移動軌,再用電連接裝置將膨脹接頭固定軌和膨脹接頭移動軌連接起來,膨脹接頭固定軌和膨脹接頭移動軌之間留有縫隙,通過膨脹接頭移動軌相對于膨脹接頭固定軌的移動是線膨脹接頭縫隙的增大或縮小,通過電連接裝置可形成連續電流,從而形成膨脹接頭。如中國專利ZL2004200885909.3、CN?101823446A、CN?101823448A均屬于上述情況。上述膨脹接頭在膨脹接頭固定軌和膨脹接頭移動軌之間必然形成縫隙,而列車受流器集電靴會來回反復經過膨脹接頭的縫隙處,這樣勢必對受流器集電靴造成沖擊,很容易損壞受流器集電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實現正常的電流連續傳導、膨脹接頭的伸長或縮短。
一種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分路器1連接第一膨脹接頭移動軌7和第二膨脹接頭移動軌9,兩個支撐板4分別焊接在第一膨脹接頭移動軌7和第二膨脹接頭移動軌9上,分路器1的兩個側面端部開有固定孔,分路器1的內側和外側分別與短導向板3和長導向板2相連,短導向板3和長導向板2開有與分路器1相對應的連接孔10,通過螺栓分別將分路器1、短導向板3、長導向板2、支撐板4連成一個整體,膨脹魚尾板5通過3個緊固件6固定在第一膨脹接頭移動軌7、膨脹接頭固定軌8和第二膨脹接頭移動軌9上。
第一膨脹接頭移動軌7和第二膨脹接頭移動軌9上設有長槽形孔11。
在膨脹接頭固定軌8兩端和第一膨脹接頭移動軌7形成縫隙的一端或第二膨脹接頭移動軌9與膨脹接頭固定軌8形成縫隙的一端設有叉狀接頭12,叉狀接頭12有三個叉齒13,相鄰叉齒13之間存在縫隙,縫隙的寬度比單一叉齒13的寬度大,叉齒13的端部設有圓弧結構14。
所述分路器1的材質為銅。
所述支撐板4的材質與第三軌鋁型材的材質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綜合了膨脹接頭的三大功能,既電流傳輸、溫度補償、平滑過渡,不僅能夠實現正常的電流連續傳導、膨脹接頭的伸長或縮短,而且能夠避免普通膨脹接頭對受流器集電靴的沖擊作用,能夠增強受流器集電靴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示意圖;
圖2為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移動軌示意圖;
圖3為地鐵第三軌平滑過渡膨脹接頭叉狀接頭示意圖;
圖4為分路器示意圖;
圖中,1-分路器、2-長導向板、3-短導向板、4-支撐板、5-膨脹魚尾板、6-緊固件、7-第一膨脹接頭移動軌、8-膨脹接頭固定軌、9-第二膨脹接頭移動軌、10-連接孔、11-長槽形孔、12-叉狀接頭、13-叉齒、圓弧結構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威(天津)電氣化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比威(天津)電氣化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69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