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長石晶屑凝灰巖的鑒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24933.2 | 申請日: | 2011-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7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霞;李培俊;石彥;李建良;朱喜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長石 凝灰巖 鑒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巖石品種鑒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偏光顯微鏡下快速、準確地鑒定長石晶屑凝灰巖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巖性是評價儲層電性、含油性和物性關系的基礎。
由于組成長石晶屑凝灰巖的碎屑與組成長石砂巖的碎屑都以長石為主,因此,很難將長石晶屑凝灰巖與長石砂巖區分開,容易造成巖石鑒定出錯。
倘若巖性定性不準確,就無法對整個儲層的性質進行討論,也無法確定出巖性、電性、含油性和物性之間的關系,從而,嚴重影響石油勘探開發找油方向以及新油田的發現。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在正交偏光顯微鏡下快速、準確地鑒定長石晶屑凝灰巖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長石晶屑凝灰巖的鑒定方法,包括:
制取碎屑巖的巖石薄片;
選用低倍物鏡,對所述巖石薄片進行初測;
選用高倍物鏡,對所述巖石薄片進行進一步的精測;
根據所述精測結果得出所述巖石薄片中長石的面積百分含量與石英的面積百分含量的比值x;
根據x值的大小,得出鑒定結論。
作為優選,所述初測能夠得出在低倍物鏡條件下,視域范圍內,長石的面積與石英的面積的比值a。
作為優選,所述精測能夠得出在高倍物鏡條件下,視域范圍內,長石的面積與石英的面積的比值x。
作為優選,所述比值x的精確度高于所述比值a的精確度。
作為優選,當x>5時,所述巖石薄片對應的巖石為長石晶屑凝灰巖。
本發明提供的長石晶屑凝灰巖的鑒定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長石晶屑凝灰巖中的長石是長石礦物晶體碎屑,該長石礦物晶體碎屑是火山噴發時從火山口掉下來的火山碎屑物,礦物成分比較單一。
長石砂巖中的長石是碎屑巖中的礦物碎屑,該碎屑巖中的礦物碎屑是從母巖搬運來的正常的沉積碎屑物,組成長石砂巖的礦物碎屑中除長石外,還混有石英和巖屑等其他礦物碎屑,礦物成分復雜多樣。
本發明提供的長石晶屑凝灰巖的鑒定方法結合上述理論即可鑒定出長石晶屑凝灰巖,能夠為石油勘探開發找油方向以及新油田的發現提供依據,具有實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深入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以準東火燒山油田H2452井平地泉組(P2p)1620.24米的巖樣為樣品,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SY/T?5913-2004《巖石制片方法》中的方法制取碎屑巖的巖石薄片,采用以下步驟鑒定長石晶屑凝灰巖的含量,具體步驟包括:
步驟10:選用低倍物鏡,對巖石薄片進行初測,得出在低倍物鏡條件下,視域范圍內,長石的面積與石英的面積的比值a;
步驟20:選用高倍物鏡,對巖石薄片進行進一步的精測,得出在高倍物鏡條件下,視域范圍內,長石的面積與石英的面積的比值x,其中,比值x的精確度高于比值a的精確度;
步驟30:根據x值的大小,得出鑒定結論,當x>5時,巖石薄片對應的巖石為長石晶屑凝灰巖。
本實施例中,a≈x≈10,因此,準東火燒山油田H2452井平地泉組(P2p)1620.24米的巖樣為長石晶屑凝灰巖。
長石晶屑凝灰巖中的長石是長石礦物晶體碎屑,該長石礦物晶體碎屑是火山噴發時從火山口掉下來的火山碎屑物,礦物成分比較單一。
長石砂巖中的長石是碎屑巖中的礦物碎屑,該碎屑巖中的礦物碎屑是從母巖搬運來的正常的沉積碎屑物,組成長石砂巖的礦物碎屑中除長石外,還混有石英和巖屑等其他礦物碎屑,礦物成分復雜多樣。
本發明提供的長石晶屑凝灰巖的鑒定方法結合上述理論即可鑒定出長石晶屑凝灰巖,能夠為石油勘探開發找油方向以及新油田的發現提供依據,具有實用價值。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49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