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籠型電機內風扇入口側風路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23191.1 | 申請日: | 2011-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5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俞文斌;苗言詩;黃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04 | 分類號: | H02K9/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wèi)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4500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風扇 入口 側風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籠型電機,具體涉及一種籠型電機內風扇入口側風路。
背景技術
在籠型電機中,內部通風是由電機內的風扇產生風壓,內部空氣流經繞組端部、轉子風道、定子風道,最后將熱量帶至機座的散熱筋中。內部風路設計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整機的溫升和使用壽命。而內風扇是內部風路的唯一動力原件,因此其入口和出口側的結構成為風路設計的關鍵。
現有籠型電機的內風扇入口側風路結構,包括轉子鐵心1和內風扇2,內風扇2的外蓋4延伸至轉子鐵心的端環(huán)3附近,內風扇2的扇葉5相應加長,其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這種結構的側風路存在以下缺陷:(1)內風扇的外蓋和扇葉軸向長度較長,其強度與剛度相應降低,內風扇可靠性低;(2)內風扇采用鑄鋁材料,其軸向長度較長造成鑄造成本增加,鑄造缺陷增多,同樣會降低內風扇可靠性。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籠型電機內風扇入口側風路。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籠型電機內風扇入口側風路,包括轉子鐵心和內風扇,還包括固定在內風扇與轉子鐵心之間的轉子軸向導風筒,所述的轉子軸向導風筒包括導風筒座、導風筒支架與導風筒,導風筒通過導風筒支架固定在導風筒座上。
本發(fā)明縮短了內風扇的外蓋和扇葉的軸向長度,提高了其強度和鋼度,解決了風扇可靠性差的問題;降低了鑄造成本,同時減少了鑄造缺陷;另外在風扇與轉子鐵心間增加了轉子軸向導風筒,減少了風阻和渦流損耗,增加了有效空氣流量,保證了風路的軸向通道,使其平穩(wěn)地進入風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籠型電機內風扇入口側風路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6的主視圖;
圖4為圖2中6的側視圖;
圖中:1-轉子鐵心、2-內風扇、3-端環(huán)、4-外蓋、5-扇葉、6-轉子軸向導風筒、7-導風筒、8-導風筒支架、9-導風筒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3、4所示的一種籠型電機內風扇入口側風路,包括轉子鐵心1和內風扇2,還包括固定在內風扇2與轉子鐵心1之間的轉子軸向導風筒6,所述的轉子軸向導風筒6包括導風筒座9、導風筒支架8與導風筒7,導風筒7通過導風筒支架8固定在導風筒座9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31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勵磁同步電機初始磁極定位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雙接地小型四芯插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