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方便出料的研磨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2825.1 | 申請日: | 2011-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27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寧;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2/00 | 分類號: | A47J42/00;A47J42/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18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便 研磨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物研磨器。
背景技術
研磨器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一種食物輔助加工器具,通常設有進料口及排料口,食物由進料口進入,經研磨器加工,再由排料口排出并收集。
現有的研磨器收料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如圖1所示,在所述研磨組件下端設有一較大體積的收料容器,所述收料容器封閉所述排料口,加工完的物料依靠自身的重量落入收料容器內實現收集;另一種方式是采用風吹或甩出的方式實現收集。
但現有的技術存在如下問題:
1.由于通常主要完成加工的研磨組件設置為盤狀或軸狀,研磨組件出料會回繞研磨組件的四周,而依靠自動落料來實現收集,需要設置較大的收料容器,使所述研磨器體積增大,使所述研磨器使用不便,也增加了生產制造成本。
2.由于所述研磨器需加工各種不同的物料,各種物料加工處理后形態不同,如加工干物料和濕物料,干物料可以實現自動出料,和由于濕物料存在一定的黏性,會粘附在研磨組件和收料容器上,不利于正常排料和收料。
3.由于依靠物料導流槽來實現排料,不可避免的,會有部分食物不能被完全排出,需人工清掃,增加使用者的操作時間及操作困難度;或者,由于沒有及時清掃食物,而造成食物發霉等,衛生性差。
4.依靠風吹或甩出的方式實現收集,會將食物吹向各處,且對于加工粉狀食物時,風吹會無法實現收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收集方便、收集效果佳的研磨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出料的研磨器,包括主機、盛料容器和設置于所述盛料容器內的研磨組件,所述研磨組件包括靜磨頭和由設置于所述主機的驅動部件驅動的動磨頭,其中,所述研磨器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盛料容器的出料口和設置于所述盛料容器內用于推動物料從出料口排出的掃料器。
優選的,所述掃料器包括設置于所述動磨頭下端的刮片。
優選的,所述動磨頭下端設有卡槽,所述刮片固設于所述卡槽。
優選的,所述刮片與所述動磨頭一體。
優選的,所述掃料器包括放置于所述盛料容器內部底端并由所述驅動部件驅動的刮片。
優選的,所述掃料器還包括與所述刮片固連的固定架。
優選的,所述動磨頭和靜磨頭配合依次形成切割粉碎部和研磨部;或者,所述動磨頭和靜磨頭配合形成軸向研磨部;或者,所述動磨頭和靜磨頭配合形成徑向研磨部。
優選的,所述掃料器為彈性材質。
優選的,所述掃料器外徑等于或大于所述盛料容器內徑。
優選的,所述盛料容器內部底端還設有擋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設置所述出料口和掃料器,所述研磨器可實現自動出料,并且出料集中,方便收集。
2.設置所述掃料器,對軟、硬;干、濕物料均可實現收集,使所述研磨器適合于多種物料加工。
3.設置所述掃料器,可適用于立體式、錐形、平板狀等多種研磨器,技術通用性強,實施方便。
4.設置所述掃料器,可將盛料容器清掃干凈,不會殘留,衛生性高。
5.所述掃料器設置簡單,適用范圍廣,生產成本低,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研磨器收料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研磨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研磨器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掃料器固定方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掃料器第二實施例固定方式圖;
圖6為本發明所述研磨器第三實施例掃料器傳動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所述研磨器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所述研磨器第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所述研磨器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標記為:主機1、研磨組件3、集料杯21、上蓋22、靜磨頭31、動磨頭32、進料筒221、旋轉軸孔222、鎖扣223、鎖槽211、定位槽212、擋料圈213、出料口214、定位塊311、上旋轉軸321、下旋轉軸322、卡槽323、刮片331、固定架332、中間齒輪333、切割部34、研磨部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28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