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手機接收差分匹配電路靈敏度的調試系統(tǒng)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22035.3 | 申請日: | 2011-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7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陽子奇;陳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24 | 分類號: | H04M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接收 匹配 電路 靈敏度 調試 系統(tǒng)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機接收差分匹配電路靈敏度的調試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無線傳輸的接收靈敏度類似于人們溝通交談時的聽力,提高信號的接收靈敏度可使無線產品具有更強地捕獲弱信號的能力。這樣,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接收信號將變弱,但高靈敏度的無線產品仍可以接收數據,維持穩(wěn)定連接,大幅提高了傳輸距離。無線電波的傳輸是有去無回的,當接收端的信號能量小于標稱的接收靈敏度時,接收端將不會接收任何數據,也就是說接收靈敏度是接收端能夠接收信號的最小門限。
目前,移動通信終端射頻性能備受關注,整機接收靈敏度的性能可以客觀反映移動終端的最終發(fā)射性能和接收性能。
移動終端所用射頻芯片的集成度越來越高,設計也大為簡化,對于接收通路來說,主要包括天線開關、雙工器、差分匹配電路和收發(fā)機,而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已經集成在收發(fā)機中,聲表濾波器已經集成在雙工器或者天線開關中。在這種接收通路結構下,如何提高接收靈敏度,其重點就在于如何調試出最佳的差分匹配電路。
BER(Bit?Error?Ratio,簡稱比特誤碼率),是用來衡量接收機靈敏度的計量方式。請參考圖1所示,BER的基本原理為,測試儀器11產生信號強度固定的偽隨機碼(PRBS-15),經編碼調制后發(fā)射給手機12,手機12接收后將數據解調解碼,然后經編碼調制后通過發(fā)射機發(fā)送給測試儀器11,測試儀器11將數據解調解碼后通過比較發(fā)射和接收的數據來計算錯誤Bit數量,從而計算出BER。
接收機的靈敏度可以通過測試整機噪聲系數(NF)來衡量其接收性能的好壞,而NF是通過BER的高低表現出來的。
最小接收靈敏度Smin=-174+10log(BW)+NF+S/N。
其中,-174:熱噪聲密度。
背景噪聲也叫熱噪聲,熱噪聲是由傳輸媒介中電子的隨機運動而產生的,在通信系統(tǒng)中,電阻器件噪聲以及接收機產生的噪聲均可以等效為熱噪聲,其功率譜密度在整個頻率范圍內都是均勻分布的,因其接近于白光的噪聲功率譜分布又稱白噪聲。
BW:信號帶寬。
NF:接收機整機噪聲系數。
S/N:接收機最小解調門限6dB,S/N=(Eb/N0)/(R/B),其中Eb為信道內單位比特碼的功率,N0為噪聲譜密度,R為數據傳輸速率,B為傳輸帶寬。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對于接收靈敏度來說,由于信號帶寬(BW)和解調門限(S/N)由系統(tǒng)確定之后,其可以調整的就只有接收機整機噪聲系數(NF)。因此,如何優(yōu)化NF以提高接收靈敏度是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接收通路結構中差分匹配電路的好壞將影響到NF。
請參考圖2所示,一個典型的低噪放大器差分匹配電路包括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和電感L。WCDMA高信道接收端低噪放大器的輸入端應用了差分結構作為連接,其差分匹配電路的正負極分別連接收發(fā)機22的差分輸入的兩個管腳;而WCDMA接收端的路徑是從雙工器21經過一個最佳匹配的50歐姆的阻抗傳輸電路到差分低噪放大器的輸入端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機接收差分匹配電路靈敏度的調試系統(tǒng),實現了對PCB板所能達到的極限靈敏度的測試,這樣就可以排除其他匹配不當的影響,在現有排版(Layout)和器件布局的情況下,得到PCB板自身最好的接收性能。基于這個極限靈敏度值,對差分匹配電路的調試具有指導意義,避免了盲目的調試和仿真。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手機接收差分匹配電路靈敏度的調試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包括具有射頻和基帶電路的手機、以及與手機射頻測試座連接的手機綜測儀,所述手機的SIM卡槽上安插有手機綜測儀的測試卡,手機的接收通路包括順序連接的天線開關、雙工器、第一巴倫、第二巴倫和收發(fā)機。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手機接收差分匹配電路靈敏度的調試方法,采用前述的手機接收差分匹配電路靈敏度的調試系統(tǒng),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開啟手機并通過設置手機綜測儀使所述手機完成找網注冊;
S2、利用手機綜測儀測試手機的BER,得到接收靈敏度值;
S3、利用網絡分析儀,測試對接第一巴倫和第二巴倫的輸入和輸出阻抗;
S4、通過仿真軟件,得到差分匹配電路中第一電容、第二電容和電感的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20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