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21330.7 | 申請日: | 2011-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6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力;郝艷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羅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強 | 
| 地址: | 20003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電 信息化 管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理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電氣安全對人們生活工作極其重要。電力線路是唯一供電線路,只有電氣線路用電安全,才能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但是約有80%的電氣災害、事故、問題與電氣線路的安全隱患密切相關。目前,配電箱基本上都是五金機械產品,沒有數字化監控和智能化組網遠程管理功能,只能進行負荷和漏電超標的動作保護。但是,大部分的電氣火災和災害事故,都是隱患經過長時間的積郁以后,在工況異常的壓力下無法承受而爆發的。因此,解決傳統配電箱弊端,最大限度地保護電器設備,有效地防范用電安全事故發生,以配電箱為代表的低壓電氣終端產品從機械式走向電子智能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其通過物聯組網技術對電氣終端進行遠程智能監控管理,實現了主動模式下的用電安全管理和節能策略。
為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數字終端、總線以太網關、局域網、局域網交換機、計算機,數字終端與至少一個末端配電箱連接,數字終端通過總線與總線以太網關連接,總線以太網關通過以太網線與局域網連接,局域網與局域網交換機連接,局域網交換機與計算機連接。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組網技術對電氣終端進行遠程智能監控管理,實現了主動模式下的用電安全管理和節能策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數字終端、總線以太網關、局域網、局域網交換機、計算機,數字終端與至少一個末端配電箱連接,數字終端通過總線與總線以太網關連接,總線以太網關通過以太網線與局域網連接,局域網與局域網交換機連接,局域網交換機與計算機連接。
數字終端用于末端配電箱數據的采集,每臺數字終端可以指定IP地址,數據采集服務采用TCP協議每秒向所有數字終端發送特定格式的數據幀.數字終端收到數據幀后再返回包含用電信息的數據幀給計算機,計算機將數據幀解析出電壓、電流、功率等數據同時保存到數據庫中。數字終端具有低成本、小體積、高集成、多指標的優點,監控每條末端配電箱線路的用電過程和工況,具有總線通信。末端配電箱都有IP地址。總線以太網關具有體積小、數據透傳、協議轉換的優點,通過總線并聯組網末端配電箱內所有的數字終端,然后統一并網到建筑內的局域網,總線以太網關可以單獨設定IP地址,極大的方便了信息化管理和維護,無需任何大規模的布線和整改的施工。計算機作為軟件運行的服務器,安裝數據庫、EIService采集服務環境及用電信息化管理軟件,操作人員通過計算機行對數據分析判斷,達到提前預知、監控和管理的目的。
本發明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組網技術對電氣終端進行遠程智能監控管理,實現了主動模式下的用電安全管理和節能策略。本發明用電信息化管理系統滿足多樣性需求,且擴展性強、安全性高、性能穩定、簡單易操作、且成本低廉,廣泛應用于多種場合(學校樓宇、小區樓宇、辦公樓宇等場合)。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羅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羅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13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軸向磁場磁路不對稱的永磁電機
 - 下一篇:一種UPS帶太陽能充電的逆變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