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動變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20273.0 | 申請日: | 2011-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7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J.B.博爾格森;S.H.維特科普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16 | 分類號: | F16H3/1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紹輝;楊炯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動 變速器 | ||
1.一種手動變速器,包括:
變速器殼體;
第一齒輪組、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和第五齒輪組,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組包括與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組包括與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所述第三齒輪組包括與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所述第四齒輪組包括與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以及所述第五齒輪組包括與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
第一倒檔齒輪組,所述第一倒檔齒輪組包括與第二倒檔齒輪嚙合的第一倒檔齒輪;
第二倒檔齒輪組,所述第二倒檔齒輪組包括與第二倒檔齒輪嚙合的第一倒檔齒輪;
變速器輸入構件,所述變速器輸入構件被可旋轉地支承在所述變速器殼體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組、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和第五齒輪組以及第一倒檔齒輪組的第一齒輪中的每一個都被可旋轉地固定成與所述變速器輸入構件一起旋轉;
副軸,所述副軸被可旋轉地支承在所述變速器殼體內并且與所述變速器輸入構件間隔開以及與所述變速器輸入構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組、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和第五齒輪組以及第二倒檔齒輪組的第二齒輪中的每一個都能夠選擇性地與第一副軸接合;
倒檔軸,所述倒檔軸被可旋轉地支承在所述變速器殼體內并且與所述變速器輸入構件間隔開以及與所述變速器輸入構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組的第二齒輪和所述第二倒檔齒輪組的第一齒輪中的每一個都被可旋轉地固定成與所述倒檔軸一起旋轉;以及
至少三個同步器組件,所述同步器組件中的每一個都用于將所述第一齒輪組、第二齒輪組、第三齒輪組、第四齒輪組和第五齒輪組以及第二倒檔齒輪組的齒輪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副軸選擇性地聯接;以及
其中,所述三個同步器組件中至少一個的選擇性接合建立了五個前進檔速度比和一個倒檔速度比中的至少一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組提供第一前進檔速度比,所述第二齒輪組提供第二前進檔速度比,所述第三齒輪組提供第三前進檔速度比,所述第四齒輪組提供第四前進檔速度比,所述第五齒輪組提供第五前進檔速度比,以及所述第一倒檔齒輪組和所述第二倒檔齒輪組提供了倒檔速度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第一齒輪組鄰近于所述第二齒輪組,所述第二齒輪組鄰近于所述第五齒輪組,所述第五齒輪組鄰近于所述第二倒檔齒輪組,所述第二倒檔齒輪組鄰近于所述第三齒輪組,所述第三齒輪組鄰近于所述第四齒輪組,以及所述第四齒輪組鄰近于所述第一倒檔齒輪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三個同步器組件中的第一個將所述第三齒輪組的第二齒輪和所述第四齒輪組的第二齒輪中的至少一個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副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三個同步器組件中的第二個將所述第五齒輪組的第二齒輪和所述第二倒檔齒輪組的第二齒輪中的至少一個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副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三個同步器組件中的第三個將所述第一齒輪組的第二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組的第二齒輪中的至少一個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副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輸出構件被連接成與所述副軸一起旋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動變速器,其中,所述輸出構件是分動齒輪,所述分動齒輪與差動組件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2027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