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9613.8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90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謝圣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劉曉飛;張龍哺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投影 功能 電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腦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現有的筆記本電腦,多半利用液晶屏幕作為顯示的裝置。然而,對于一般商務人士而言,需要將筆記本電腦的顯示畫面放大投射至一布幕裝置上,以供參與會議的人士觀看。在現有技術中是將筆記本電腦連接一外部的投影設備,以將筆記型電腦的顯示畫面經由投影設備投影。
然而,前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在于,使用者另需進行連接筆記本電腦與投影設備的動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外,若會議室中無投影設備,使用者需自行攜帶投影設備,增加了使用者攜帶上的負擔。更糟的情況是,若使用者忘記攜帶投影設備,或是誤以為會議室中有投影設備因此并未自行攜帶投影設備,可能會造成會議無法順利進行的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失,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其利用一投影模塊設置于電腦裝置的內部取代現有的液晶屏幕,以使得電腦裝置具有投影的功能。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包括一電腦基座、一外蓋機構、以及一投影模塊。電腦基座包括一殼體以及一內蓋。殼體設有一開口,內蓋樞接于殼體的一側,并蓋合于開口。外蓋機構樞接于殼體的另一側,并蓋合于內蓋,外蓋機構設有一穿孔。投影模塊設置于殼體與內蓋之間。當外蓋機構位于一第一開啟位置且內蓋位于一第二開啟位置時,投影模塊朝向穿孔投射一投影光束。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了一種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包括一電腦基座、一外蓋機構、以及一投影模塊。電腦基座包括一殼體以及一內蓋。殼體設有一開口,內蓋樞接于殼體的一側,并蓋合于開口。外蓋機構樞接于殼體的另一側,并蓋合于內蓋。投影模塊設置于殼體與內蓋之間。當外蓋機構位于一第一開啟位置且內蓋位于一第二開啟位置時,投影模塊朝向穿孔投射一投影光束。當外蓋機構位于一投影位置時,外蓋機構與電腦基座大致位于相同的一參考面上,投影光束投影至電腦裝置以外的一平面上。
綜上所述,由于本發明的投影模塊可產生投影畫面至外蓋機構上,因此使用者可將本發明的電腦裝置當作一般的電腦裝置使用。使用者也可利用投影模塊將投影畫面投影至大型布幕等物體的平面上,因此使用者不需攜帶額外的投影設備,不但可減輕使用者攜帶上的負擔,也可省略電腦裝置連接至投影設備的步驟。另外,使用者只要移動外蓋機構即可將投影模塊移動至進行投影所需的預定位置,可提高電腦裝置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連動機構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的連動機構的分解圖;
圖4與圖5為本發明的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的動作示意圖;
圖6與圖7為本發明的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投影示意圖;以及
圖8與圖9為本發明的具有投影功能的電腦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投影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1a~電腦裝置;10~電腦基座;
11~殼體;111~開口;
12~內蓋;121~外表面;
122~內表面;13~樞軸;
20~輸入模塊;30~投影模塊;
31~投影鏡頭;40、40a~外蓋機構;
41、41a~蓋體;411~穿孔;
412~第一卡合槽;413~第二卡合槽;
43~布幕單元;431~收納筒;
432~固定桿;433~投影布幕;
44~投影布幕;50~連動機構;
51~凸輪;511~突出部;
52~連動軸;53~基座固定單元;
531~基座固定部;532~第一樞接孔;
533~第二樞接孔;54~外蓋固定單元;
541~外殼固定部;55~抵頂桿;
551~樞接部;552~第一端;
553~第二端;S1~容置空間;
AX1~軸向;D1~開啟方向;
D2~閉合方向;L1~投影光束;
P1~平面;P2~參考面;
F1、F2~投影畫面。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96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物污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農村生活污水綜合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