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回轉式壓縮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19251.2 | 申請日: | 2011-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41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巖崎俊明;苗村尚史;國分忍;加藤太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C29/00 | 分類號: | 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轉 壓縮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壓縮機構部的制冷劑的泄漏少的回轉式壓縮機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以往的回轉式壓縮機中,將電動元件和多個回轉壓縮元件收納在密閉容器內(nèi),通過具有與回轉壓縮元件相同數(shù)目的偏心部的曲軸,將電動元件和回轉壓縮元件連結。并且,存在于各回轉壓縮元件之間的分隔板由經(jīng)由密封構件結合在一起的兩張分割板構成,跨過該兩張分割板形成有曲軸的軸插通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4-121405號公報(第1~2頁、圖2)。
在這樣的回轉式壓縮機中,不僅需要使制冷劑不從分隔板彼此之間的接合部的間隙泄漏,還需要使制冷劑不從分隔板和構成回轉壓縮元件的缸體(cylinder)、滾筒之間的間隙發(fā)生泄漏。為了防止制冷劑從分隔板和滾筒之間的間隙泄漏,需要加大分隔板和滾筒的徑向的密封長度,因此,需要盡可能縮小形成于分隔板的曲軸的軸插通孔。但是,需要以進行回轉運動的曲軸和曲軸的軸插通孔的內(nèi)周面相互不接觸的方式組裝分隔板,存在曲軸的軸插通孔越小,該組裝越困難的問題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縮小曲軸的軸插通孔,也能夠容易地進行分隔板的組裝的回轉式壓縮機。
本發(fā)明的回轉式壓縮機在密閉容器內(nèi)具有壓縮機構部,壓縮機構部包括:曲軸,所述曲軸被馬達驅動且具有多個偏心部;多個缸體,所述多個缸體以與多個偏心部相對應的方式分別配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用于將多個缸體之間分隔,分隔板具有曲軸插入孔,且被分割為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第1分隔板及第2分隔板的分割面以分別跨過曲軸插入孔的方式形成,第1分隔板具有用于進行曲軸和曲軸插入孔的定位的第1定位面。
另外,本發(fā)明的回轉式壓縮機的制造方法是如下所述的壓縮機的制造方法,該壓縮機在密閉容器內(nèi)具有壓縮機構部,壓縮機構部包括:曲軸,所述曲軸被馬達驅動且具有多個偏心部;多個缸體,所述多個缸體以與多個偏心部相對應的方式分別配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多個缸體之間分隔,分隔板具有曲軸插入孔,且被分割為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第1分隔板及第2分隔板的分割面以分別跨過曲軸插入孔的方式形成,該回轉式壓縮機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相對于曲軸配置用于進行曲軸和曲軸插入孔的定位的定位構件的工序;在各缸體之間,使具有用于進行曲軸和曲軸插入孔的定位的第1定位面的第1分隔板以第1定位面與定位構件相對的方式配置,且使第2分隔板以其分割面與第1分隔板的分割面相對的方式配置的工序;向定位構件推壓第1分隔板,使第1定位面與定位構件接觸的工序;向第1分隔板推壓第2分隔板,使第1分隔板的分割面和第2分隔板的分割面接觸的工序。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回轉式壓縮機,即使縮小曲軸插入孔,也能夠容易地進行分隔板的組裝。
而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回轉式壓縮機的制造方法,即使縮小曲軸插入孔,也能夠容易地進行分隔板的組裝。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回轉式壓縮機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分解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分隔板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分隔板的俯視圖。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壓縮機構部的組裝方法的剖視圖。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配置定位塊的工序和配置第1分隔板及第2分隔板的工序的圖。
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向定位塊推壓第1分隔板的工序的圖。
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向第1分隔板推壓第2分隔板的工序的圖。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中的分隔板的俯視圖。
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中的分隔板的組裝方法的圖,(a)是表示以與分割面大致垂直的第2定位面朝向定位塊的方式推壓第1分隔板的工序之前的狀態(tài)的圖,(b)是表示以與分割面大致垂直的第2定位面朝向定位塊的方式推壓第1分隔板的工序之后的狀態(tài)的圖。
圖1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中的分隔板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jīng)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92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