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線免碾壓雙織塑料圓織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8998.6 | 申請日: | 201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1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美昌;黃加寧;王喜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美昌;黃加寧;王喜明 |
| 主分類號: | D03D37/00 | 分類號: | D03D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40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線 碾壓 塑料 圓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料圓織機領域,尤其是一種經線免碾壓雙織塑料圓織機。
技術背景
目前國內外制造、銷售、使用的塑料圓織機,所用的梭船及運行軌道都是單層結構,一臺圓織機只能編織一條塑料編織布,其工作效率低,能耗也很高,為了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610159764.0”的一織兩雙效塑料圓織機和專利號為“200710147460.7”的滾動式無梭輪雙小六梭圓織機兩種構想,為了實現一臺塑料圓織機同時編織兩條編織布之目的,又有專利號為(ZL200820189875.0)提出了一種塑料圓織機的雙層梭子推梭傳動結構,其技術方案是在下層梭船體11上安裝有第一滾輪2、第一齒輪3、第二齒輪4、第三齒輪5、第四齒輪6、第二滾輪7,在上層梭船體12上安裝有側輪8,在推梭器上安裝有推梭輪1,推梭輪1與第一滾輪2滾輪接觸,第一滾輪2與第一齒輪3同軸,第一齒輪3與第二齒輪4嚙合,第二齒輪4與第三齒輪5嚙合,第三齒輪5與第四齒輪6嚙合,第四齒輪6與第二滾輪7同軸,第二滾輪7與側輪8滾動接觸。上述結構復雜,有摩擦傳動又有齒傳動,因為編織生產現場臟,這種結構容易失靈而無法正常生產,因此上述三個專利結構無法實現一臺塑料圓織機同時編織兩條編織布之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防止斷線故障又節電,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一臺塑料圓織機同時編織兩條塑編袋的目的,特別是一種經線免碾壓雙織塑料圓織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經線免碾壓雙織塑料圓織機,主機包括有下門圈、下梭船、中門圈、上梭船、上門圈、推梭桿、推梭輪、擋梭桿、擋梭輪,其特征在于:梭船分兩層安裝在上下門圈之間,所述推梭輪和擋梭輪為永磁體,推梭輪安裝在推梭桿一端,擋梭輪安裝在擋梭桿一端,下梭船尾部相對應位置和下梭船前部相對應位置安裝有永磁體,下梭船上部安裝有1只或2只永磁體,相對應的上梭船下部安裝有2只或1只永磁體,所述下門圈的上沿、中門圈的下沿和上沿及上門圈的下沿設計為雙錐面或凹槽結構并設計有眾多的徑向過線槽,下梭船的梭輪與中下門圈的雙錐面或凹槽槽壁滾動接觸,上梭船的梭輪與中上門圈的雙錐面或凹槽槽壁滾動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每個永磁體與無磁滾輪或無磁滾輪安裝在一起,相對應兩個永磁體之間間隙大于兩個無磁滾輪或無磁滾輪之間間隙。
作為優選,所述梭船分兩層安裝在上下門圈之間,每只梭船上安裝有6只或6只以上梭輪并與相鄰門圈的雙錐面滾動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梭船分兩層安裝在上下門圈之間,梭船上安裝有4只或4只以上梭輪并與相鄰門圈的凹槽槽壁滾動接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梭船分兩層安裝在上下門圈之間,設計了磁推梭和磁擋梭及梭輪在過線槽上面的雙錐面或凹槽槽壁上滾動接觸運動,經線在過線槽中通過,因此兩層經線在編織過程中均免遭碾壓和擠壓,從而有效克服圓織機工作時的斷線故障,實現一臺塑料圓織機同時編織兩條塑編袋的目的,極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節約電耗3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經線免碾壓雙織塑料圓織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經線免碾壓雙織塑料圓織機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美昌;黃加寧;王喜明,未經黃美昌;黃加寧;王喜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89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