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環錠細紗機多束纖維集聚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8056.8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5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蘇旭中;劉新金;謝春萍;俞洋;徐伯俊;葛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H5/72 | 分類號: | D01H5/7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細紗機 纖維 集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涉及安裝在細紗機牽伸裝置下游的纖維集束裝置,它先將被牽伸裝置牽伸后的纖維束分劈集聚成若干分束,然后集聚后的若干分束再被加捻成細紗。
背景技術
緊密紡技術是目前國內外廣泛研究的一種新型紡紗技術,該項技術主要在傳統牽伸裝置前增加一個纖維控制區,利用氣流對通過控制區的纖維束進行橫向凝聚,使纖維束的寬度大大縮小,幾乎接近加捻三角區的寬度,纖維束經過緊密然后再被加捻卷繞,幾乎纖維束的每根纖維都能緊密到紗體中,從而形成高性能的緊密紡紗線,也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但是由于纖維束在集聚過程中對動程的控制和須條的喂入點要求高,有些裝置甚至不能有動程,這就縮短了皮輥、皮圈等紡紗器材的使用壽命,因此也就增加了紡紗成本,同時也增加了紗線的不穩定性。纜型紡紗技術也是目前研究廣泛的一種新型紡紗技術,該項技術主要是利用溝槽羅拉把經過牽伸的須條分劈成2-3股(甚至更多)較細的須條,而這些細須條經過初捻之后,在結合點處并合,再加強捻,形成一根類似纜繩結構的紗,這種紗具有強伸度高、耐磨性好等特點,從而可以進行單緯織造。但是溝槽羅拉表面易發毛繞花,而且機械式的溝槽羅拉易造成纖維損傷,這些就對成紗質量產生了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吸收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優點,并且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夠用于將纖維束分劈成細纖維束,又能夠用于將分劈的細纖維束集聚并給予先弱捻、后強捻的加捻方式的裝置。第二個目的是提供的裝置能夠對配置有傳統牽伸裝置或已經配有緊密紡裝置的細紗機進行簡單改造就能制成,并且裝置便于安裝、維護,減少器材損耗。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細紗機中多束纖維集聚的裝置,配置在細紗機中牽伸部的最終成對送出羅拉的下游,該裝置包括上羅拉軸承和輸出羅拉軸承鏈條驅動組合件、帶有纖維分劈集束槽口的集聚管組件、連接抽吸口與負壓系統的吸風支架組件。
本發明可以使得在進行細紗機新技術改造時,通過一種既能夠用于將纖維束分劈成細纖維束,又能夠用于將分劈的細纖維束集聚并給予先弱捻、后強捻的加捻方式的裝置,生產出光潔、強伸度高、耐磨性好的優質紗線;同時又能夠提高原料利用率,減少損耗。
附圖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以六錠為一單元的帶有纖維分劈集束槽口的集聚管的正面示意圖。
圖2為上羅拉軸承和輸出羅拉軸承鏈條驅動組合件的示意圖。
圖3為以六錠為一單元的帶有纖維分劈集束槽口的集聚管的反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安裝實施局部示意圖。
圖5為連接抽吸口的與負壓系統的吸風支架組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5說明以六錠為一單元的用于環錠細紗機多束纖維集聚的裝置的實施例。
如圖4所示,用于環錠細紗機多束纖維集聚的裝置由細紗機原有牽伸部件、上羅拉軸承和輸出羅拉軸承鏈條驅動組合件1、帶有纖維分劈集束槽口的集聚管組件2、連接抽吸口與負壓系統的吸風支架組件4、吸棉笛管3和集聚管支撐件7組成。
如圖所示2,上羅拉軸承和輸出羅拉軸承鏈條驅動組合件1是由上羅拉軸承13、輸出羅拉軸承12、鏈條26和皮輥盒25組成的,上羅拉軸承13在前羅拉8的作用下運動,上羅拉軸承13又通過鏈條26帶動輸出羅拉軸承12,輸出羅拉軸承12靠輸出膠輥摩擦阻力驅動網格圈16。
如圖1和圖3所示,帶有纖維分劈集束槽口的集聚管組件2是由集聚管18、網格圈16和張力控制桿件24組成的。集聚管18正面開有分劈集聚槽17,背面開有抽吸口23,兩端有悶頭20、21。纖維的分劈集束是通過帶有纖維分劈集束槽口的集聚管組件2實現的,集聚管18正面的分劈集聚槽17是由若干條平行的細長斜槽構成。
如圖5所示,連接抽吸口23與負壓系統的吸風支架組件4是由連接頭28和支架30組成的。
裝置的各個部件的安裝方式如下:
張力控制桿件24置于集聚管18背面,卡在定位片22之間,兩個部件一起套入網格圈16內。集聚管組件2安裝在集聚管支撐件7前端的槽口內,槽口形狀與集聚管18兩端的悶頭20、21相吻合。吸風支架組件4用螺絲29通過支架30固定于車臺面5上,連接頭28套在支架30的前部,并與集聚管18的抽吸口23緊密結合,支架30后部與負壓系統送風管道27連接。將上羅拉軸承和輸出羅拉軸承鏈條驅動組合件1扣入搖架6前爪。吸棉笛管3通過彈簧固定在集聚管支撐件7前端,集聚管18下方。
裝置的成紗方式是:粗紗從導紗嘴11喂入,經過后羅拉10與后皮輥組件15、中羅拉9與中皮圈組件14、上羅拉軸承13與前羅拉8牽伸作用后,纖維束進入分劈集聚槽17,在分劈集聚槽17的若干條平行的細長斜槽及負壓的作用下纖維束被分劈成細纖維束,被分劈的細纖維束通過氣流集聚并形成弱捻,然后在輸出膠輥與摩擦片19的壓力作用下,細纖維束經過錠子轉動帶動鋼絲圈圍繞鋼領轉動而加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80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