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纖熒光探針及基于溶液的光纖熒光傳感系統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8017.8 | 申請日: | 2011-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5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黎敏;潘忠;華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熒光 探針 基于 溶液 傳感 系統 模型 | ||
1.適用于微量元素含量檢測的光纖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激發光纖(11)、接收光纖(12、13)、毛細管(14)、選透膜(15)和套筒(16),激發光纖與兩根接收光纖呈品字形排列置于毛細管內,選透膜固定在毛細管末端面,且毛細管內充滿生物熒光探針溶液,毛細管(14)固定于套筒(16)內,套筒圓柱段前端與毛細管末端相距2mm。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微量元素含量檢測的光纖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發光纖(11)和接收光纖(12、13)的剖面圓心相連構成的正三角形的中心為毛細管(14)的剖面圓心。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微量元素含量檢測的光纖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發光纖為大芯徑紫外光纖,數值孔徑0.22~0.37、芯徑400~600um、包層直徑490~660um;接收光纖為普通大芯徑光纖,數值孔徑0.34~0.5,芯徑400~630um,包層直徑490~690?um。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微量元素含量檢測的光纖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16)采用標準醫用一次性注射器針頭,規格為14G、15G或18G。
5.基于溶液的光纖熒光傳感系統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纖熒光探針(10)、激發光源(20)、濾光片(30)、光電探測器(40)和數據采集處理模塊(50),所述的光纖熒光探針的激發光纖的一端通過光纖連接器與激發光源的輸出端相連接,且二者同軸;光纖熒光探針的接收光纖(12、13)的一端連接濾光片,濾光片置于光電探測器正前方,且光電探測器的輸出端與數據采集處理模塊的輸入端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80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