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號延伸器系統及其信號延伸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7885.4 | 申請日: | 2011-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7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薛兆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765 | 分類號: | H04N5/765;H04N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 延伸 系統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高解析度多媒體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僅需于信號延伸器的傳送模塊及接收模塊之間設置一條CAT-5雙絞線即可順利進行數據傳輸的高解析度多媒體接口的信號延伸器系統及其信號延伸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技不斷地演進,多媒體影音技術發展得相當迅速。舉例而言,能夠整合聲音及影像一起傳輸的高解析度多媒體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由于其通過同一纜線傳遞無壓縮的音頻信號及具有高分辨率的視頻信號,不需進行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A/D)或是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D/A)的程序,故可達到無失真輸出的目標。
假設高解析度多媒體接口的信號延伸器所采用的纜線是CAT-5雙絞線(category?5cable),若以1080P的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Transition?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ing,TMDS)為例,由于1080P代表畫面的垂直方向共有1080條水平掃描線,其畫面解析度為相當高的1920×1080,故其傳輸時所需的頻寬較大,約為1.65Gbps。因此,當頻率1650MHz的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通過CAT-5雙絞線傳輸時,僅能傳遞約40公尺之遠,一旦高解析度多媒體接口的影音輸入端與影音輸出端之間的傳輸距離較長時,設置于影音輸入端與影音輸出端之間的信號延伸器通常需要重復器(repeater)的設計。
然而,傳統上由于一條CAT-5雙絞線僅包含四對差動傳輸線,但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本身即需要通過四對差動傳輸線進行傳輸,而其他信號包括內部整合電路信號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消費性電子控制信號CEC(Consumer?Electronics?Control)、熱插檢測信號HPD(Hot?Plug?Detection)及電源信號VDD亦需載于四對差動傳輸線上,再加上I2C信號是雙向的,并不適合載到單向的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上,因此,目前高解析度多媒體接口的信號延伸器的傳送模塊及接收模塊之間至少仍需設置有兩條CAT-5雙絞線進行數據的傳輸。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范疇在于提出一種信號延伸器系統及其信號延伸器,以解決先前技術所遭遇到的上述種種問題。
本發明提供信號延伸器的傳送模塊可以將由第一電子裝置所提供的差動時脈信號以及至少一控制信號通過一對絞線來傳輸,并在遠端與第二電子裝置耦接的接收模塊將部分的差動時脈信號復原成完整的差動時脈信號,同時通過該對絞線也可以接收來自該第二電子裝置回傳的控制信號。
另外,根據將第一電子裝置所提供的差動時脈信號以及至少一控制信號通過一對絞線來傳輸的精神,可以再進一步延伸,將傳輸線材化繁為簡,進一步使信號延伸器的傳送模塊可以通過單一的網線來傳輸具有多對差動數據信號,差動時脈信號以及雙向的控制信號的一數字多媒體信號。
于一具體實施例中,信號延伸器系統包含第一電子裝置、第二電子裝置及信號延伸器。信號延伸器耦接于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之間。信號延伸器包含傳送模塊、接收模塊及多對差動傳輸線。接收模塊包含時脈存儲單元。傳送模塊耦接第一電子裝置。接收模塊耦接第二電子裝置。該多對差動傳輸線耦接于傳送模塊與接收模塊之間。傳送模塊自第一電子裝置接收數字多媒體信號。數字多媒體信號包含多個差動數據信號、差動時脈信號及至少一第一控制信號。該多對差動傳輸線包含第一對差動傳輸線、第二對差動傳輸線、第三對差動傳輸線及第四對差動傳輸線,其中第一對差動傳輸線、第二對差動傳輸線及第三對差動傳輸線分別用以傳輸所述這些差動數據信號,第四對差動傳輸線根據一切換控制來傳輸第一差動控制信號與差動時脈信號的部分差動時脈信號以及接收來自傳輸模塊的第二差動控制信號。接收模塊通過時脈存儲單元存儲并持續復制部分差動時脈信號以還原產生差動時脈信號,并將差動時脈信號輸出至第二電子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78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