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控往復潛油電泵平衡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7592.6 | 申請日: | 2011-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4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春國;佟姣;馮斗;彭友;張德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新城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7/00 | 分類號: | F04B47/00;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張述學 |
| 地址: | 1101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控 往復 潛油電泵 平衡 減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油田井下采油設備,特別是一種數控往復潛油電泵平衡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往復潛油電泵”(專利號200410050431.5)已被國內外數十家采油企業采用,并在生產實踐中日益顯示其節能、環保、智能遠程調控、提高生產效率、應用廣泛和降低成本的顯著優越性。但是在生產使用中出現的電纜損傷導致起下井作業的增加和檢泵周期的縮短,已成為整個系統使用壽命的制約因素。究其造成電纜損傷的原因,主要是數控往復潛油電泵在運行時,其動子帶動柱塞向下運行,當柱塞運行到泵體的下端需要停頓幾秒,等待泵腔充滿井液,然后向上運行,把井液舉升到地面,這個運行動作頻繁往復進行。當柱塞運行到泵體的下端需要停頓幾秒的時候,動子底端瞬間猛力接觸平衡篩管底部,造成設備的整體震動,使電纜延伸垂落,積聚而受到磨損,以致電纜絕緣損壞造成漏電,由于無法供電導致電泵不能工作,必須起井維修,不但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消耗昂貴的維修費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數控往復潛油電泵平衡減震裝置,能顯著減少設備運行中電纜的損傷,減少故障率,提高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外套,外套上下端分別設置內螺紋,外套內腔的下部為盲端,在外套下部的外壁上設置緩沖流量孔;外套內腔組裝活塞,在活塞與外套的盲端之間設置彈簧。
上述的外套內腔表面設置耐磨耐蝕金屬層,活塞的外周面同樣設置耐磨耐蝕金屬層,彈簧采用不銹鋼材料。
上述的外套內腔最大有效工作高度為150mm,?外套內腔直徑為52mm;?緩沖流量孔的直徑為6—8?mm。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能顯著減少設備運行中電纜的損傷,減少故障率,提高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如下:外套4上、下端各設置上、下內螺紋,外套4內腔的下部為盲端,外套4內腔最大有效工作高度L為150mm(即外套4內腔底部到活塞運行至上行程頂部的內腔高度),?外套4內腔直徑R為52mm;在外套下部的外壁上設置緩沖流量孔6,緩沖流量孔6的直徑為6—8?mm;外套4內腔組裝活塞3,在活塞3與外套4的盲端之間設置彈簧5。
上述的外套4內腔表面設置耐磨耐蝕多元共滲金屬層,活塞3的外周面同樣設置鎳合金耐磨耐蝕金屬層;彈簧5采用不銹鋼材料。以滿足井下苛刻的工作環境,保證足夠的使用壽命。
工作原理:安裝時,外套4通過上內螺紋連接在平衡篩管1的下端(平衡篩管下端不連接原有的底堵),當柱塞向下運行到泵體的下端時,動子2底端作用活塞3,由于外套4內腔充滿的井液,具有一定液壓,液壓在活塞3的壓力下通過緩沖流量孔6緩沖釋放,約1.5秒活塞3才運行至行程下端,因而顯著減少動子2底端的瞬間沖擊造成的整體震動;當向上運行時,彈簧5將活塞3頂起回至上行程頂部,與此同時,井液通過緩沖流量孔6進入外套4內腔,直至充滿,等待電泵動子2的下一個下行沖擊。外套4內腔容量大小和緩沖流量孔6的大小匹配,決定了的活塞3在動子作用下向下運行緩沖的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新城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新城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75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