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7382.7 | 申請日: | 2011-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6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簡元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紅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背光 模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提升亮度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目前,各類液晶顯示器主要采用面板和背光模組的組合結構,背光模組主要提供亮度均勻的面光源,面板對光學進行調制以實現顯示的功能。現行的背光模組會通過外框的彎折設計去固定導光板,并且將背光源放置在外框的彎折處內,然而為了達到薄型化的設計,相對背光模組的設計會將背光源及電路板做成反組架構,使背光源極電路板黏貼于導光板的上方,但是,反組架構下,要將背光源黏貼在外框的彎折內較為不易,因此反組架構組裝大多會先將膠框與背光源固定,然后再將此部件與導光板結合,進而取代外框的彎折。上述的組裝方式會需要用到雙面膠固定背光源與導光板,而雙面膠會影響背光亮度與光學質量。此外,膠框無法像外框彎折設計,能夠緊密的將背光源與導光板結合。
有鑒于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背光模組,以更好地將背光源與導光板緊密結合,并可以提升背光亮度與光學品質,是業內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雙面膠會影響背光亮度與光學質量,且背光源與導光板不能緊密結合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及其制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外框、反光板、電路板、背光源及導光板。外框具有一側開口的容置空間。反光板位于外框的容置空間,且反光板的上、下壁分別貼合于外框的上、下壁。電路板黏貼于反光板上壁的下表面。背光源固定于電路板的下表面上且與反光板的下壁貼合;導光板貼合背光源夾設于電路板與反光板下壁之間。
優選地,電路板為柔性印刷電路板。
優選地,背光源可以為發光二極管或冷陰極熒光燈。
優選地,電路板與反光板之間可以通過雙面膠或其它粘性材料黏貼。
優選地,反光板的側壁與外框的側壁相接觸。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設置有背光源的電路板;黏貼電路板于反光板上;翻轉黏貼有電路板的反光板,形成一彎折;提供一外框,具有一側開口的容置空間;推動翻轉后的反光板以于外框的容置空間;提供一導光板以推動反光板至外框內部。
優選地,電路板為柔性印刷電路板。
優選地,背光源可以為發光二極管或冷陰極熒光燈。
優選地,電路板與反光板之間可以通過雙面膠或其它粘性材料黏貼。
優選地,反光板的側壁與外框的側壁相接觸。
采用本發明組裝簡便,且將反光板設計成彎折狀可以使導光板與背光源能緊密貼合,并提升了背光亮度與光學質量。
附圖說明
讀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后,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其中,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示出了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3A~3C示出了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的背光模組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參照圖1,背光模組1包括:外框10、膠框11、背光源12、電路板13、反光板14及導光板15。外框10具有第一側壁101與第二側壁102,膠框11架設于外框10的第二側壁102上并與外框10的第一側壁101及第二側壁102組成一側開口的容置空間。反光板14位于外框10的第二側壁102上,電路板13位于膠框11的下方,背光源12位于電路板13的下方,導光板15位于反光板14上,且位于電路板13的下方,導光板15與電路板13之間以雙面膠16將導光板15與電路板13及背光源12黏貼。此種方式中,要將背光源12黏貼在外框10的彎折內較為不易,因此,只能先將膠框11與具有背光源12的電路板13固定,然后再通過雙面膠16將電路板13及背光源12黏貼于導光板15的上方以使導光板15與背光源12結合。這樣,雙面膠16會影響背光亮度與光學品質。此外,膠框11無法像外框10的彎折設計,能夠將導光板15與背光源12緊密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738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