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攪拌引流功能的反應釜用單螺桿泵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6352.4 | 申請日: | 2011-10-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94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熊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建華;熊海智 |
| 主分類號: | F04D3/02 | 分類號: | F04D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03 江西省南昌***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攪拌 引流 功能 反應 釜用單 螺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單螺桿泵,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攪拌引流功能的反應釜用單螺桿泵。
背景技術
反應釜用單螺桿泵屬于立式安裝的轉子式容積泵,包括泵座、設有內筒的襯套、螺桿及其驅動部件,所述驅動部件包括電機及其減速箱、聯軸器,以及連接所述螺桿與所述聯軸器的聯接體和軸承座。當所述螺桿由驅動部件驅動繞機筒中心作行星回轉時,靠近反應釜頸的襯套進料口的工作室的容積逐漸增大形成正壓,在壓差的作用下高粘度介質被吸入,隨著螺桿的繼續轉動,橫切面積不斷減小,遂將高粘度介質推送出料口。
由于現有立式安裝的高粘度介質反應釜用單螺桿泵在襯套進料口的上方無引流結構,反應釜中間的高粘度介質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動速度比較快,在反應釜內停留反應時間比較長,而反應釜周邊的高粘度介質向下流動速度更慢,在反應釜內停留反應時間更長,且反應釜內的高粘度介質的粘度越高,周邊的高粘度介質向下流動速度相比中間的更慢,在反應釜內停留反應時間更長,從而形成曳流,不僅直接影響反應釜內高粘度介質的反應均勻性,部分高粘度介質還會在反應釜內碳化或降解,致使輸送也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彌補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攪拌引流功能的反應釜用單螺桿泵。
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這種具有攪拌引流功能的反應釜用單螺桿泵,立式安裝,包括泵座、襯套、螺桿,以及螺桿驅動部件。
這種具有攪拌引流功能的反應釜用單螺桿泵的特點是:
所述螺桿上端部伸出襯套并穿過反應釜頸部的端部設有與所述螺桿同軸連接同步作圓周運動的螺旋體攪拌引流器。反應釜中間和周邊的高粘度介質在螺旋體攪拌引流器的強力攪拌引流下連續不斷地從內筒進料口向下流入內筒和螺桿的螺槽中,最終從內筒出料口流出,流動速度趨向均勻,在反應釜內停留時間也趨向均勻,有效防止形成曳流,不僅可以確保反應釜內高粘度介質的反應均勻性,而且使高粘度介質輸送穩定,壓力均勻,流量增大。
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所述螺旋體是在所述螺桿上端部伸出襯套部分緊固螺旋葉片而構成。
所述螺旋葉片是單個螺旋葉片、多個分段螺旋葉片和多個連續螺旋葉片中的一種。
所述螺旋葉片的內外徑、螺距、螺旋面素線與中軕線垂直角由所述驅動電機、螺桿參數和適用高粘度介質的特性參數決定。
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所述襯套是具有雙層結構的機筒,包括內筒和具有加熱與冷卻結構的外套,所述外套設有進油管和出油管。
所述螺桿設置在所述內筒空腔內,由所述驅動部件帶動旋轉。
所述螺桿的螺槽深度由深逐漸變淺,與所述內筒之間形成由大至小的漸變切面。
所述螺桿上端部伸出襯套部分是有螺旋的部分和無螺旋的部分中的一種。
所述螺桿驅動部件包括驅動電機及其減速箱、聯軸器,以及連接所述螺桿與所述聯軸器的聯接體和軸承座。
所述聯軸器是剛性可移式聯軸器和固定式聯軸器中的一種。
所述剛性可移式聯軸器是萬向聯軸器、十字溝槽聯軸器和牙嵌聯軸器中的一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反應釜中間和周邊的高粘度介質在螺旋體攪拌引流器的強力攪拌引流下連續不斷地從內筒進料口向下流入內筒和螺桿的螺槽中,最終從內筒出料口流出,流動速度趨向均勻,在反應釜內停留時間也趨向均勻,有效防止形成曳流,不僅可以確保反應釜內高粘度介質的反應均勻性,而且使高粘度介質輸送穩定,壓力均勻,流量增大。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對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一種如附圖所示的具有攪拌引流功能的反應釜用單螺桿泵,立式安裝,包括泵座4、襯套8、螺桿7,以及螺桿驅動部件。螺桿驅動部件包括驅動電機12及其減速箱11、萬向聯軸器10,以及連接螺桿7與萬向聯軸器10的聯接體13和軸承座9。
襯套8是具有雙層結構的機筒,包括內筒和具有加熱與冷卻結構的外套,外套設有進油管和出油管,
螺桿7設置在內筒空腔內,由驅動部件帶動旋轉,螺桿的螺槽深度由深逐漸變淺,與內筒之間形成由大至小的漸變切面。
螺桿7上端部伸出襯套8并穿過反應釜頸部3的端部設有與螺桿7同軸連接同步作圓周運動的螺旋體攪拌引流器。螺旋體是在螺桿7上端部伸出襯套有螺旋或無螺旋的部分緊固單個螺旋葉片6而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建華;熊海智,未經熊建華;熊海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63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橋梁
- 下一篇:片上異構多核計算平臺的性能加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