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6017.4 | 申請日: | 2011-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9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嚴欣寧;唐麗;楊文堂;榮星;樊麗君;劉杰;李剛;孫海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恒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83/00 | 分類號: | C08F283/00;C08G18/75;C08G18/69;C08G18/65;C08G18/34;C08G18/32;D06M15/21 |
| 代理公司: | 丹東匯申專利事務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 地址: | 11800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丙烯酸酯 改性 聚氨酯 水性 耐水 涂層 乳液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品涂層用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及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感柔軟、耐寒優、牢度佳、耐水壓高的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紡織品用高耐水壓涂層膠/乳液,大部分為溶劑型涂層膠,溶劑型各項性能均好,但使用過程中會排出甲苯、DMF等有害物質,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對人體造成傷害。用于紡織品耐水壓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優點是耐低溫、耐溶劑性好,具有良好彈性和柔韌性,但是耐水性較差,水洗牢度差,機械強度低,耐摩性差。用于紡織品耐水壓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其優點表現為機械強度高,耐黃變、耐老化、耐水性好,但是耐溶劑、耐寒性差。現有用于紡織品耐水壓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和聚丙烯酸酯乳液綜合性能并不理想,不能滿足手感、耐寒、牢度、水壓等多項綜合性能的需求。目前未見有用于紡織品的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技術公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紡織品用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及制備方法,特別是提供一種手感柔軟,耐寒性、耐溶劑性、牢度好,耐水壓高的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涂層乳液及制備方法。
原料重量配比:
?????A、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45-100
B、二羥甲基丁酸(DMBA)?????????????????5-10
C、聚丁二烯二元醇(分子量1000—5000)?30-60
D、新戊二醇?????????????????????????????6-15
E、異佛爾酮二胺?????????????????????????9-20
F、三乙胺???????????????????????????????3-8
G、去離子水?????????????????????????????170-400
H、苯乙烯???????????????????????????????10-30
I、丙烯酸丁酯????????????????????????????30-50
J、甲基丙烯酸羥乙酯??????????????????????3-10
K、引發劑????????????????????????????????0.1-1.0?
引發劑為過硫酸銨、過硫酸鉀、過硫酸鈉其中之一或兩種混合使用。
本發明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制備方法:
原料重量配比:如前所述;
制備方法:
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A)、二羥甲基丁酸(B)、聚丁二烯二元醇(C)、新戊二醇(D)加入反應釜中,升溫70-100℃反應3小時,然后降溫到40-60℃后,加入丙烯酸丁酯(I)、苯乙烯(H)、甲基丙烯酸羥乙酯(J),并在40-60℃保溫攪拌1小時,然后加入三乙胺(F)在40-60℃反應0.5-1小時,加入去離子水(G)高速分散20分鐘,加入異佛爾酮二胺(E)在40-60℃反應2—3小時,升溫至70—80℃開始滴定引發劑(K)的水溶液,2—2.5小時滴完,然后80-85℃保溫1小時,降溫至40±5℃放料,得產品。
產品化學指標如下:
外??觀:白色乳液
離子性:陰
pH??值:9±1
含固量:45±2%
本發明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性高耐水壓涂層乳液生產簡單方便,固含量45%,手感柔軟,耐寒性、耐溶劑性、牢度好,耐水壓高,水性環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恒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遼寧恒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60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