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烯烴聚合的催化劑組分及其催化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5944.4 | 申請日: | 2011-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9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高明智;馬吉星;張曉帆;劉海濤;王軍;李昌秀;李現忠;馬晶;蔡曉霞;陳建華;段瑞林;張志會;丁春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F10/00 | 分類號: | C08F10/00;C08F4/654;C08F4/651;C08F4/649;C08F4/02;C08F10/02;C08F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盧綺琴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烯烴 聚合 催化劑 組分 及其 | ||
1.一種用于烯烴聚合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通過包含下述步驟的方法制備:
a)將鹵化鎂的醇合物熔體在白油與硅油的分散劑體系中分散,形成乳化液,卸入冷卻液中冷卻定型,形成鹵化鎂醇合物微球,所得鹵化鎂醇合物微球經洗滌、干燥為球形載體;
b)用鈦化合物處理上述球形載體,逐步升溫,在處理過程中加入內給電子體,處理后用惰性溶劑洗滌,干燥后得到球形催化劑組分;
其中,在步驟a)或b)中加入含磷化合物,所述催化劑組分中磷的含量為0.2~3.0wt%;所述內給電子體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種選自下述通式(I)中的二醇酯化合物:
通式(I)中,R1和R6可相同或不相同,為氫或C1-C10直鏈或支鏈的烷基、C6-C10芳基、或C7-C10烷芳基或芳烷基,但R1,R2,R5,R6不同時為氫;R1-R6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團可以互相鍵合生成一個或幾個環狀結構;R7和R8可相同或不相同,代表C1-C10直鏈或支鏈烷基、C3-C20環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或芳烷基,所述環烷基、芳基、烷芳基或芳烷基中碳上的氫可任選地被鹵原子取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的含量為0.3~2.0wt%。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化合物為正磷酸或亞磷酸的烴基酯或鹵代烴基酯、烴基或芳基膦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含磷化合物選自正磷酸三甲酯、正磷酸三乙酯、正磷酸三丁酯、正磷酸三異丁酯、正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亞磷酸三甲酯、亞磷酸三乙酯、亞磷酸三丁酯、亞磷酸三苯酯和三苯基膦。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化合物在步驟b)中加入。
6.根據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化合物的加入量以每摩爾鎂計為0.05~3摩爾,優選為0.1~1摩爾。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鹵化鎂的醇合物的通式為MgX2·nROH,R為C1~C4的烷基,n為1.5~3.5,優選2.0~3.0,X為鹵素,優選氯、溴、碘。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鈦化合物為通式為TiXn(OR)4-n,式中R為碳原子數為1~20的烴基,X為鹵素,n=0~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鈦化合物與鹵化鎂的摩爾比為20∶1~200∶1,優選為30∶1~60∶1。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組分中,鈦含量1.5~3.0wt%,內給電子體含量6.0~20.0wt%,鹵含量52~60wt%,鎂含量10~20wt%,惰性溶劑含量1~6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594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