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稻與竹子的雜交育種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5243.0 | 申請日: | 2011-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9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鐘章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獻銘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菲;盧新 |
| 地址: | 514130 廣東省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稻 竹子 雜交育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的育種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水稻與竹子的雜交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人類提供了總熱量消耗的23%(Khush,2000)。上世紀50年代末水稻矮化育種和70年代雜交稻育種的成功與應用,曾使水稻單產實現了兩次飛躍。在過去的30多年中,世界水稻年生產量取得成倍增長,從1966年的25.7億噸上升到2000年的60億噸(Khush,2000)。但是,自1966年IR8育成與推廣應用28年以后,水稻產量開始徘徊不前(Cassman,1994)。因此,開拓利用新的基因資源,不斷提高水稻品種的產量、米質、抗性和耐性等,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隨著現代育種研究的發展,物種內品種間的有利基因已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應用,并培育出大量的優良品種在生產上廣泛應用,為現代農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隨著優良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水稻的遺傳多樣性逐步喪失,品種間的遺傳基礎也隨之單一化。為此,在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中,專家們設計和應用的技術路線除包括了形態改良即培育新株型和提高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水平之外,還利用了野生稻中的有利基因,以及利用稗草的DNA創造水稻新種質(程式華等,1998;蔡得田等,2001)。
在水稻遠緣雜交方面,以水稻為母本,與高粱、玉米、小麥、;菰、狼尾草、蘆葦等屬間雜交得到了后代(劉伯林,1987)。六十年代初,祖德明等人以水稻銀坊為母本,以高粱亨加利為父本,進行了水稻與高粱的遠緣雜交,雜交后代出現了變異顯著、形態特殊的新類型植株,選育出一些穗大粒多,耐旱抗病的新型原始材料和品系(劉伯林,1987)。何福泉(2002)利用水稻不育系作母本,墨西哥珍珠高粱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研究,于1998年夏季獲得成功,經過多年系統定向選育,2001年秋季育成了三個具有理想株型和高產性狀的高粱新品種,實現了水稻遠緣異屬雜交。安徽岳西縣富民水稻研究所程旭波、程海波兄弟用玉米花粉和水稻進行屬間遠緣雜交培育出新型稻種。李慧敏等(2003)以旱稻基因型旱65(Oryza?sativa?L.)為母本,稗草長芒稗(Echinochloa?caudata)為父本進行遠緣雜交,獲得實粒種子。
竹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原始的亞科之一,也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具多樣化的一個種群。與同是禾本科的水稻相比,竹子莖稈堅硬木質化、復合分枝、根系發達,具有耐熱、抗寒、耐澇、抗旱、抗病蟲、生長量大、再生能力強、耐肥抗倒等突出特點,這些性狀正是栽培稻品種所缺乏的。因此,開展竹子與水稻雜交,將竹子中的有利基因移入水稻,創建攜帶有竹子優良特性的竹稻種質資源,對于現代水稻育種研究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稻與竹子的雜交育種方法,其將竹子中的有利基因引入水稻,創建攜帶有竹子優良特性的竹稻種質資源,獲得莖稈堅硬木質化、根系發達、耐熱、抗寒、耐澇、抗旱、抗病蟲、生長量大、米質優、有香味、富含蛋白質、鋅、鈣、鐵、硒,再生能力強等突出特點的竹稻新品種。
竹子與水稻雜交成功,必須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①掌握竹子開花的規律性,延長竹子開花年限;②解決竹子的開花與水稻花期相遇時間;③用作母本的親本選擇雜交授粉方法。
本發明經過長期研究后,成功解決了上述問題,其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水稻與竹子的雜交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母本媒介材料科饒F4:以粳稻科情3號為父本,秈稻饒平矮為母本,雜交一代,后自交三代得到子四代科饒F4,其正常開花時間在上午10時以后到下午2時;
(2)以科饒F4為母本,作為橋梁媒介,與父本青皮竹進行有性雜交,具體包括:
第一步,父本為青皮竹,其花穗表現大而密、分枝多、花粉多、雌雄同花、雌花柱頭帶紫色,有5-6個肥大的花藥,相當于水稻花藥的4-5倍;青皮竹4-5月間為大量開花授粉時期,每天早上5-7時為盛花期,7-8時少量開花授粉,當竹子開花時,采用砍斷竹子花穗,減少養分消耗,增加肥水管理的方法,使竹子連年開花;
第二步,將科饒F4離地保留10公分,割去稻茬,將其保溫過冬,4-6月間再生稻茬逐漸抽穗,使水稻與竹子花期相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獻銘,未經鐘獻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52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纜接頭盒用盤留板
- 下一篇:一種復式光纜絕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