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5060.9 | 申請日: | 2011-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8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渠;陶成;楊華敏;李廣友;宋曉瑩;馬媛媛;把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趙宇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氣 痕量 氫氣 同位素 檢測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檢測系統包括氫氣分離富集裝置和色譜-同位素質譜儀;
所述氫氣分離富集裝置包括:樣品室(1)、第一冷阱(3)、第二冷阱(4)、第三冷阱(5)和六通閥(11);樣品室(1)進口通氦氣,樣品室(1)出口連接第一冷阱(3),第一冷阱(3)連接六通閥(11),第二冷阱(4)兩端分別連接六通閥(11);第三冷阱(5)一端連接六通閥(11),另一端連接色譜-同位素質譜儀中的色譜柱(9);所述六通閥(11)連接氦氣通入管(6)和放空管(8);
六通閥置于取樣狀態時,第一冷阱(3)和第二冷阱(4)串聯,第二冷阱(4)和第三冷阱(5)斷開;
六通閥置于送樣狀態時,第一冷阱(3)和第二冷阱(4)斷開,第二冷阱(4)和第三冷阱(5)串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阱(3)和六通閥(11)之間設有放空口(7)。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樣品室(1)進口和出口設有放空(2)。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阱(3)采用不銹鋼管線填充40~60目5A分子篩和100~120目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分子篩混合,其中5A分子篩的含量為20%~80wt%;
所述第二冷阱(4)采用不銹鋼管線填充40~100目5A分子篩;
所述第三冷阱(5)采用不銹鋼管線填充80~100目5A分子篩。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阱(3)的溫度為159±15K;所述第二冷阱(4)的溫度為77±10K;所述第三冷阱(5)的溫度為77±10K。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阱(3)采用不銹鋼管;
所述第二冷阱(4)采用的不銹鋼管線;
所述第三冷阱(5)采用的不銹鋼管線。
7.采用如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天然氣中微痕量氫氣同位素檢測系統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a)將樣品室充滿待測天然氣樣品;
(b)六通閥置于取樣狀態時,氦氣將樣品氣帶入第一冷阱,烴類及部分無機氣體被吸附,氫氣在第二冷阱中被預富集,氦氣經放空口排出;
(c)六通閥轉換為送樣狀態時,將第一冷阱(3)放入150℃的加熱室中去除被吸附的烴類及部分無機氣體,第二冷阱(4)在室溫下釋放氫氣,并被氦氣帶入第三冷阱(5)中再次富集純化;
(d)六通閥置取樣狀態時,第三冷阱(5)在室溫下釋放氫氣,并被氦氣帶入色譜-同位素質譜儀中測定氫氣同位素比值。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c)中,富集純化時間為2~3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506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