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用投射式近光左右駕光型切換的機械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3891.2 | 申請日: | 2011-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9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福強;張加聰;王燾;陳文強;潘之杰;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1/14 | 分類號: | B60Q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投射 式近光 左右 駕光型 切換 機械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車燈控制裝置,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汽車用投射式近光左右駕光型切換的機械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車輛駕駛位置的制式尚未統一,左駕右行和右駕左行兩種制式的車輛仍然并存。夜間車輛交會時,為避免雙方近光燈刺眼眩目導致對方車輛駕駛員無法看清路況,通常要將近光燈外側的燈光控制得稍弱一些,這主要通過遮光片遮擋并匯集光束。當駕駛一種駕駛位制式的車輛進入采用另一種駕駛位制式的國家或地區時,例如從香港進入深圳,從法國進入英國等,就面臨改變車燈光型的問題。現有技術中車輛沒有根據左右駕使用場合切換車燈光型的功能,一般只能采用臨時性手工貼紙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對需要頻繁在兩個不同駕駛位制式區域交替行駛的車輛造成很大麻煩,并且手工貼紙誤差較大,易使近光不滿足法規要求,形成安全隱患。公告號為CN2863556Y的實用新型于2007年1月31日公開了一種在車輛前照燈遠近光切換裝置,其殼體內設有一遮光片,遮光片與殼體連接,該遮光片還與連接件的一端連接。該裝置能通過電磁鐵頂桿的前后運動來改變與之相連的汽車前照燈遮光片的遮光角度,從而實現遠近光切換的要求,但該實用新型解決的是車燈遠近光切換的問題,對于左右駕近光光型的切換則無能為力。?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車燈不能根據需要方便可靠地進行左右駕近光光型切換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方便快捷地改變車燈左右駕光型的汽車用投射式近光左右駕光型切換的機械結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用投射式近光左右駕光型切換的機械結構,設于車燈投射鏡后的燈體內,光源之前,包括組合遮光件、遮光片切換馬達及連桿,組合遮光件包括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呈夾角相交且固連成一體,組合遮光件與連桿活動連接,連桿與遮光片切換馬達的輸出軸固連。本發明的特別之處在于,組合遮光件一物兩用,具有左駕遮光片形成左駕光型,以及右駕遮光片形成右駕光型這兩種工作狀態,通過遮光片切換馬達帶動連桿,進而驅動組合遮光件實現工作狀態的切換,在實行左駕右行制的國家或地區使用左駕遮光片,在右駕左行制的國家或地區則使用右駕遮光片。本發明配裝控制系統,可以通過點按按鈕快速完成上述狀態切換。?
作為優選,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均為平板結構,左駕遮光片所在平面與右駕遮光片所在平面互相垂直。這樣的結構特點可使得處于工作狀態的遮光片平行于豎直平面,以最大的有效面積遮擋光束以塑造光型,而處于非工作狀態的遮光片則與水平面平行,對處于工作狀態的遮光片的干擾達到最小程度。此外平板結構加工容易,造價低。?
作為優選,沿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的相交線設有樞軸,樞軸焊接在組合遮光件上,樞軸兩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燈體上。通過所述結構,組合遮光件可繞樞軸轉動,隨著樞軸轉動,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可交替立起和平躺,從而實現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工作狀態的切換。?
作為優選,樞軸的一端設有“U”形拐彎部,連桿呈“F”形,包括豎桿和固連在豎桿上端的兩根平行的橫枝,樞軸的軸徑與兩橫枝的間距相適配,拐彎部的深度大于兩橫枝的間距,拐彎部掛在兩根橫枝之間。拐彎部的頂點距樞軸有一段距離,因此拐彎部成為樞軸上一個突出的部位,連桿軸向運動時,連桿的橫枝挾著拐彎部一起運動,并在拐彎部上形成一個相對樞軸的扭矩,驅動樞軸轉動,進而帶動組合遮光件切換工作狀態。?
作為優選,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朝向所述光源的一面為工作面,左駕遮光片的工作面呈矩形切去左上角后的形狀,右駕遮光片的工作面呈矩形切去右上角后的形狀。由于投射鏡是一個凸透鏡,對于左駕車型,穿過投射鏡的光束光型要求必須是外側即左側光斑小,強度較低,因此遮光片的形狀應與產生的光型相反,即左側透光面積大,透過的光強較大,因此左駕遮光片的左上角要設有開口以產生符合要求的左駕光型;同樣,對于右駕車型,右駕遮光片的右上角要設有開口以產生符合要求的右駕光型。左駕遮光片和右駕遮光片都以矩形為基本形狀再進行加工,相對而言,矩形的基本形狀加工起來最方便。開口形狀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或矩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38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