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快速合閘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2440.7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0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蔣顧平;顧翔;顧惠民;許文良;白繼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50 | 分類號: | H01H71/50;H01H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嘉 |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合閘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低壓電器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斷路器的快速合閘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際上25A以上電流等級的電動機保護斷路器或電動機起動器產品均為手柄操作。手柄操作的時候正轉為合閘,反轉為分閘。當分閘的時候,產生的分斷電弧較大,一般機構都有一個快速分閘結構。但是很多機構沒有快速合閘結構,這樣的話會導致在合閘時候慢速操作,產生較大的電弧,對觸頭造成比較大的拉弧、燒損,影響產品壽命。
目前的機構所采用的結構是“慢合快分”結構,也就是說,在合閘的時候,可以以非常慢速的速度合閘。這樣導致的結構就是合閘時候產生的電弧非常大。經過高速攝影測算,“慢合快分”結構的慢合一般需要幾百毫秒至一秒的合閘時間,如此長的合閘時間會產生很大的合閘電弧,容易損傷機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能夠將合閘時間縮短為幾毫秒水平的快速合閘機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快速合閘機構,安裝在斷路器的側板上,該快速合閘機構包括轉軸和頂桿,頂桿通過轉軸旋轉安裝到側板上,頂桿跨越側板,頂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通過連桿連接到手柄,第二部分位于壓板上方。
在一個實施例中,頂桿的第一部分包括縱向延伸的桿部和橫向延伸的頂部,轉軸安裝在桿部與頂部的交界處,桿部跨越側板并與頂桿的第二部分連接,頂部具有滑動槽,連桿具有一突起,突起在滑動槽內滑動,突起與滑動槽的端部接觸時帶動頂桿轉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頂桿的第二部分包括長引腳,長引腳壓在壓板上阻止壓板向上運動;轉軸轉動帶動頂桿以與轉軸的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使長引腳和壓板分離,壓板向上運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頂桿的第二部分成形。
在一個實施例中,頂桿的第二部分還包括水平部分和短引腳,長引腳與短引腳通過水平部分相連,短引腳連接到頂桿的第一部分的桿部。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部分位于側板的內側,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側板的外側。
本發明的快速合閘結構在現有的結構上增加了一個頂桿,使得在合閘的初期壓板能夠壓制住動觸頭,使得在合閘的初期動觸頭的位置不變。而合閘過程中產生的機械能儲能彈簧進行儲能。在合閘后期,頂桿釋放壓板,壓板和動觸頭利用儲能彈簧的彈簧力獲得較大的初速度,快速完成合閘,將合閘動作的完成時間縮短到2~3ms。
附圖說明
本發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的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圖1a和圖1b揭示了現有技術中沒有快速合閘機構的斷路器結構。
圖2a和圖2b揭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快速合閘機構的結構圖。
圖3揭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快速合閘機構的運動方式。
圖4a和圖4b揭示了在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快速合閘機構中的頂桿在分閘、合閘狀態的位置示意圖。
圖5a和圖5b揭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快速合閘機構的合閘狀態和復位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參考圖1a和圖1b所示,揭示了現有技術中沒有快速合閘機構的斷路器結構。該斷路器結構包括機構推桿100、壓板102、靜觸頭104和動觸頭106。圖1a揭示了該斷路器結構的正面結構,圖1b揭示了其立體結構。現有技術的斷路器結構進行合閘的時候,拉動機構推桿100,機構推桿100帶動壓板102抬起,動觸頭106隨著壓板102抬起,完成合閘。由于拉動機構推桿100完全是依靠手動操作,通常需要0.5-1秒的時間來完成,有時甚至更長。通過高速攝影測算,目前的該種斷路器結構的合閘時間至少需要300ms,平均值在接近1秒的水平。于是,在這個合閘操作中,靜觸頭和動觸頭之間就要產生1秒鐘的拉弧,這對觸頭系統是相當不利的。
本發明的快速合閘結構的基本設計思想如下:在合閘的初期,保持動觸頭的位置不變,避免產生拉弧,同時,對機構進行儲能。在合閘的后期,儲能完成,釋放動觸頭并利用所儲存的能量對動觸頭進行加速,使動觸頭獲得較快的初速度,快速完成合閘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24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振動式部件輸送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微小孔硅膠制造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