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WiMAX直放站同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1036.8 | 申請日: | 2011-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1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廖世文;馮文龍;盧柱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26 | 分類號: | H04B7/26;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輝 | 
| 地址: | 51066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wimax 直放站 同步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直放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互通微波接入)直放站同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WiMAX采用了與4G相同的技術,具有更大的帶寬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建網方便,對于一些新興的市場和解決最后一公里接入問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作為一種同頻雙向放大器,直放站在移動通信系統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對于無線覆蓋的弱信號區、盲區、邊遠地區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的解決方案,因而研究WiMAX機制直放站的同步技術,是WiMAX考慮覆蓋問題,全面組網具有重大意義。
WiMAX數據幀包括Preamble(導碼)、FCH(Frame?Control?Header,幀控制頭)、DL-MAP(Downlink-Map,下行鏈路映射)、UL-MAP(Uplink-Map,上行鏈路映射)、DL?burst(Uplink?burst,下行突發)和UL-burst(Uplink-burst,上行突發)、TTG(Transmit/Receive?Transition?Gap,發送/接收轉換間隙:下行數據轉換為上行數據的時隙保護區)以及RTG(Receive/Transmit?Transition?Gap,接收/發送轉換時隙:上行時隙轉換到下行時隙保護區)等各個部分。
對于作為中繼設備的WiMAX直放站,準確地實現上下行時隙切換是實現無線信號的無縫放大和轉發的關鍵。
傳統的TDD(Time?Division?Duplexing,時分雙工)直放站使用的同步方法:功率檢波;傳統的功率檢波法,利用數據幀功率的強度特殊關系尋找時隙切換點。但是傳統的功率檢波同步方法,所以傳統的功率檢波法動態范圍較小,信號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容易不同步,抗干擾能力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WiMAX直放站同步方法,可以提高WiMAX直放站同步的抗干擾能力。
一種WiMAX直放站同步方法,包括步驟:
(1)對下行鏈路信號進行功率檢波,得到包絡量化電平;
(2)根據所述包絡量化電平、預設的電壓門限值及配置的WiMAX幀的上下行比例關系,檢測到所述下行鏈路信號與WiMAX幀不同步;
(3)對所述預設的電壓門限值進行調整;
(4)調整所述預設的電壓門限值后,檢測所述下行鏈路信號與WiMAX幀的同步狀態,當同步時,根據此時的包絡量化電平獲取RTG的初始位置;
(5)根據射頻開關的提前量、滯后量和所述RTG的初始位置獲得射頻開關控制信號;根據所述射頻開關控制信號控制射頻開關。
本發明在基于現有直放站同步的方法上,當判定為不同步時,以此時的預設的電壓門限值為起點,對預設的電壓門限值進行調整;調整后,再進行后續的系統同步狀態檢測,同步時,根據此時的量化電平獲取RTG初始位置,根據射頻開關的提前量、滯后量和所述RTG的初始位置獲得射頻開關控制信號;根據所述射頻開關控制信號控制射頻開關。由此可得到動態范圍較大的電壓門限值,可以提高同步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WiMAX直放站同步裝置,可以提高WiMAX直放站同步的抗干擾能力。
一種WiMAX直放站同步裝置,包括:
功率檢波單元,用于對下行鏈路信號進行功率檢波,得到包絡量化電平;
同步檢測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包絡量化電平、預設的電壓門限值及配置的WiMAX幀的上下行比例關系,檢測所述下行鏈路信號與WiMAX幀的同步狀態;
第一調整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同步狀態,若不同步,則對所述預設的電壓門限值調整;以及調整后通知所述同步檢測單元進行對應操作;
第一獲取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同步狀態,若同步,則獲取包絡量化電平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作為RTG的初始位置以及根據射頻開關的提前量、滯后量和所述RTG的初始位置獲得射頻開關控制信號;
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射頻開關控制信號控制射頻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103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