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以及疊片鋰離子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0901.7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2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遠升;何安軒;張繼鋒;張艷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格瑞普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6 | 分類號: | H01M2/2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用極片 以及 | ||
1.一種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由集流體箔片以及涂覆在所述集流體箔材表面的電極材料層組成,其特征是,
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兩相對的寬度端部邊上分別延伸突出有至少一極耳焊接位,所述極耳焊接位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寬度端部邊正交,
在各所述極耳焊接位的表面,所述集流體箔片裸露在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其特征是,
在所述集流體箔材上延伸突出有:兩個所述極耳焊接位,?
其中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延伸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第一寬度端部邊,
另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延伸在與所述第一寬度端部邊相對的第二寬度端部邊;
所述第一極耳焊接位與所述第二極耳焊接位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縱向位置相互錯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其特征是,
在所述集流體箔材上,延伸突出有兩所述極耳焊接位,?
其中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延伸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第一寬度端部邊的左側,
另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在與所述第一寬度端部邊相對第二寬度端部邊的左側;
所述第一極耳焊接位與所述第二極耳焊接位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縱向位置正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其特征是,
在所述集流體箔材上,最靠近各所述極耳焊接位的外邊緣轉角部分別為:圓弧過渡部,
各所述圓弧過渡部與所述集流體箔材的寬度端部邊以及縱向端部邊分別相切,所述寬度端部邊位于所述極耳焊接位的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其特征是,
所述圓弧過渡部的半徑大于或等于0.5毫米并且等于或小于20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用極片,其特征是,
所述圓弧過渡部的半徑為10毫米。
7.一種疊片鋰離子電池,包括正極耳、負極耳、以及由層疊的正極片、隔膜、負極片組成的疊片體,在所述疊片體中,,所述隔膜間隔在任意兩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之間;其特征是,
各所述正極片以及負極片分別由集流體箔片以及涂覆在所述集流體箔材表面的電極材料層組成,
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兩相對的寬度端部邊上分別延伸突出有至少一極耳焊接位,所述極耳焊接位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寬度端部邊正交,
在各所述極耳焊接位的表面,所述集流體箔片裸露在外。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疊片鋰離子電池,其特征是,
在各所述正極片以及負極片上,所述集流體箔材上分別延伸突出有:兩所述極耳焊接位,
其中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延伸在本集流體箔材的第一寬度端部邊,
另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延伸在與所述第一寬度端部邊相對第二寬度端部邊,
所述第一極耳焊接位與所述第二極耳焊接位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縱向位置相互錯開;
在所述疊片體上,所有所述正極片在所述第一寬度端部邊的極耳焊接位與所有負極片在所述第二寬度端部邊的極耳焊接位正對,
所有所述正極片在所述第二寬度端部邊的極耳焊接位與所有負極片在所述第一寬度端部邊的極耳焊接位正對。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疊片鋰離子電池,其特征是,
在所述集流體箔材上延伸突出有兩所述極耳焊接位,?
其中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延伸在所述集流體箔材的第一寬度端部邊的左側,
另一所述極耳焊接位在與所述第一寬度端部邊相對第二寬度端部邊的左側;
所述第一極耳焊接位與所述第二極耳焊接位在所述述集流體箔材的縱向位置正對;
各所述正極片的兩極耳焊接位分別延伸突出在所述疊片體的左側,
各所述正極片的兩極耳焊接位分別延伸突出在所述疊片體的右側。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其特征是,
在各極片的所述集流體箔材上、最靠近所述極耳焊接位的外邊緣轉角部分別為:圓弧過渡部,
各所述圓弧過渡部與所述集流體箔材的寬度端部邊以及縱向端部邊分別相切,所述寬度端部邊位于所述極耳焊接位的底部;
各所述正極片以及負極片上的各圓弧過渡部的頂點分別低于所述隔膜至少3毫米,
其中所述圓弧過渡部的頂點為:虛擬線與所述圓弧過渡部的交點,
所述虛擬線為:本圓弧過渡部的圓心到本集流體箔材的寬度端部邊以及縱向端部邊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直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格瑞普電池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格瑞普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090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帆系統
- 下一篇:基于國產基礎軟件的農業智能系統開發平臺構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