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丘陵山地甘薯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0643.2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8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艷嵐;張超凡;周虹;易九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10125***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丘陵 山地 甘薯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丘陵山地甘薯栽培方法,該方法可利用閑置的丘陵山地種植甘薯,使甘薯種植單產大大提高,促進甘薯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本發明適合于丘陵山地甘薯的生產種植,同時也適合于南方山地甘薯生產的推廣應用。
背景技術
湖南省甘薯種植面積約30萬hm2,過去由于甘薯品種單一,退化嚴重,農戶的栽培技術操作不當,投入田間管理的力量不足,土地產出率降低,導致甘薯產量無法提高,很大程度上挫減了農戶種植甘薯的積極性。加上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勞力的大量輸出,留守婦女或老人勞動能力有限,無形中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制約丘陵山地甘薯種植業的發展。近年來,經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引進培育的品質優、適應性強、可供鮮食、加工、飼用的甘薯新品種,在各市(縣)獲得大量推廣,使種植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宜的甘薯品種,或種植高淀粉甘薯品種加工成淀粉,或種植鮮食甘薯品種加工成薯片、全粉等。在推廣甘薯種植品種的同時,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也在各示市(縣)進行甘薯栽培技術培訓,及與農戶進行面對面的問答,解決農戶種植甘薯的困擾,極大地提高了農戶種植甘薯的積極性。
湖南省土地資源豐富,全省土地面積21.81萬km2,山地丘陵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80%,相對集中分布于湘南的郴州、衡陽,湘東的株洲、長沙,湘北的常德,湘西的懷化,湘中的邵陽等地市,具有山多平原少、嶺谷相間的特點,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日照時數為1300~1800h,年平均氣溫為16~18℃,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mm之間,日照及降水量多集中在4~10月,適合甘薯栽插種植。
品種的推廣,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加上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和氣候條件,推動了湖南丘陵山地甘薯種植產業的正常發展,許多市(縣)成立甘薯種植合作社,農戶也積極投入到甘薯的生產種植中,成為合作社的一員。商家還看好甘薯加工產品的發展,部分市(縣)建立起甘薯淀粉、甘薯粉絲、甘薯方便面、甘薯干、甘薯全粉等生產線,極大促進甘薯產業的有效發展。
通過本發明,能使農戶在甘薯種植技術提高的基礎上獲得高產,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一方面解決部分農戶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促進我省甘薯產業化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解決目前丘陵山地甘薯栽培方法不合理、產量低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種丘陵山地甘薯栽培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簡便,采用小壟單行栽插,有效利用了土地,使苗床保溫,促使薯塊萌芽快又多,同時可抑制黑斑病的發生,使產量提高了20-30%。
一種丘陵山地甘薯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品種:選用經國家或省級審定適宜湖南丘陵山地種植的抗旱、耐瘠薄的鮮食、高產品種或脫毒種薯。如高淀粉品種有徐薯22、湘薯20號等;鮮食品種有湘薯19號、蘇薯8號、萬薯7號等;脫毒種薯有脫毒徐薯18、脫毒徐薯22等。
2、育苗:播種期為3月5-20日,于大田扦插前42-48天,整寬為1.3-1.7m(包溝)地作畦,畦上開寬31-35cm播種溝,深17~20cm,溝距0.5-0.7m,畝施復合肥(硫酸鉀復合肥N∶P∶K=15%∶15%∶15%)23-27kg,菜枯23-27kg作基肥。播種薯為斜排種,頭部朝上,尾部朝下,可使出苗整齊。播后蓋上草木灰,再以細土(8目細土)覆蓋,壟面上噴灑除草劑(金都爾與草甘膦),覆上1.8-2.2m寬地膜。覆蓋薄膜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苗床溫度,利于培育壯苗,保持土壤水分(一般土壤含水量12~15%),增加空間濕度,而且能加速土壤有機質的分解,保持苗床潮濕不板結,增加透氣性。當苗床溫度在20~35℃時,溫度越高,薯塊萌芽快又多,還可抑制黑斑病的發生。甘薯出苗后保持床溫24~28℃,土濕80~90%。當苗床溫度超過35℃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應及時揭膜。所述的菜枯是指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的壓成餅狀的渣滓,可用做肥料。
3、適時栽插:鑒于丘陵山地地塊大小不一,宜采用小壟單行栽插,取壟寬(包溝)0.6-0.8m,壟高0.23-0.27m作壟。氣溫為15~16℃,8-12cm地溫為17~18℃即可栽插,春薯栽插時間為4月下旬,夏薯栽插時間為5月中下旬,力爭早栽,栽插密度為3600~4000株/畝。剪苗原則上為頭段苗5-6節,中間苗4節,斜插,覆土2節,栽插后三天內要保持水分(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供給。在保持充足的水分條件下,能增加根系的生長速度,又能有效防止在烈日下薯苗水分的過度蒸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未經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06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