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10613.1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23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舟海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瓊 |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擠壓 接頭 內壁 金屬 加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零件加工工藝,具體涉及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擠壓接頭零件的軸向槽類似于某些標準件中的內花間、內鍵槽。常規的加工方法都是用專用的拉床、推床,用定制的刀具進行拉削或推削。如圖5所示,此零件的軸向槽有其特殊性,一是軸向槽不貫通的,中間無槽,而且內徑小要干涉,所以拉床無法加工。另一個特殊性就是矩形槽后面的退刀槽很短,無法留出推刀的讓刀距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該工藝利用常規的螺紋加工和比較先進的數控車床C軸定位相結合的手段,不需要專門的定制昂貴拉刀或推刀,就可快速的完成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的加工,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其特點是,該工藝包含如下步驟:
步驟1?鋸床將接頭毛坯棒料下料;
步驟2?普通車床夾持接頭的外圓,對接頭內部鉆通孔;
步驟3?使用螺紋刀分別加工出接頭兩端通孔內的螺旋槽;
步驟4?使用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并利用推刀分數次推削加工出接頭兩端通孔內的軸向溝槽。
所述的步驟3還包含:
步驟3.1?先將螺紋刀移到接頭通孔的一側,用傳統加工螺紋的方法,逐漸提高螺紋刀在接頭通孔內的深度,完成一側螺旋槽的加工;
步驟3.2?將螺紋刀移到接頭通孔的另一側,用傳統加工螺紋的方法,逐漸提高螺紋刀在接頭通孔內的深度,完成另一側螺旋槽的加工。
所述的步驟4還包含:
步驟4.1?使用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夾持接頭的外圓,利用推刀從接頭一側螺旋槽端部推削加工到該側螺旋槽的底部,加工出一條軸向溝槽;
;
步驟4.2?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的卡盤根據金屬齒的寬度,旋轉接頭,分度定位好后,推刀推削加工出另一條軸向溝槽,經過多次的旋轉、定位、推刀推削后,完成接頭的一端所有軸向溝槽的加工;
步驟4.3?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夾持接頭的外圓,推刀從接頭另一側螺旋槽端部推削加工到該側螺旋槽的底部,加工出一條軸向溝槽;
步驟4.4?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的卡盤根據金屬齒的寬度,旋轉接頭,分度定位好后,推刀推削加工出另一條軸向溝槽,經過多次的旋轉、定位、推刀推削后,完成接頭的另一端所有軸向溝槽的加工。
所述的步驟3采用螺紋刀的正刀面為不等邊梯形。
本發明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本發明生產效率比較高,同系列接頭的不同規格尺寸,不需要專門的定制昂貴拉刀或推刀,生產線對不同規格的產品更換方便迅速,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步驟3的子步驟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步驟4的子步驟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所采用螺紋刀的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所采用螺紋刀正刀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所采用推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接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圖7對本發明一種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做進一步闡述,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擠壓接頭的內壁金屬齒加工工藝包含如下步驟:
步驟1?鋸床將接頭毛坯棒料下料,注意接頭毛坯棒料的長度及外圓留有余量。
步驟2?普通車床夾持接頭1外圓,鉆通孔,即加工出金屬齒12的齒頂部分,加工過程中也要注意在通孔內留有余量。
步驟3?如圖4、圖5所示,用正刀面21為不等邊梯形螺紋刀2分別加工出接頭1兩端通孔內的螺旋槽11;
步驟3.1?先將螺紋刀2移到接頭1通孔的一側,用傳統加工螺紋的方法,逐漸提高螺紋刀2在接頭1通孔內的深度,完成一側螺旋槽11的加工;
步驟3.2?將螺紋刀2移到接頭1通孔的另一側,用傳統加工螺紋的方法,逐漸提高螺紋刀2在接頭1通孔內的深度,完成另一側螺旋槽11的加工。
步驟4?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利用推刀分數次推削加工出接頭1兩端的軸向溝槽13。
步驟4.1?帶有C軸定位的數控車床夾持接頭1的外圓,如圖6所示,推刀3從接頭1一側螺旋槽11端部推削加工到該側螺旋槽11的底部,加工出一條軸向溝槽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舟海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舟海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06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