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10213.0 | 申請日: | 2011-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7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彭琮文;辛亞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11/00 | 分類號: | F16N11/00;F16N3/04;F16N23/00;F16N2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長興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性 組件 潤滑 系統 | ||
1.一種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設于一線性組件,該線性組件具有一長軸和一移動體,該移動體設于該長軸并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該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固設于該移動體,該潤滑系統包含有:
一儲油筒,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且該儲油筒內部具有一油室;
一第一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一端;
一第一活塞桿,具有一第一頭部和一第一桿部,該第一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一桿部穿過該第一蓋體而露出該第一蓋體外;
一擋塊,設于該第一桿部;
一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接觸該第一蓋體和該擋塊;
一第二蓋體,蓋設于該儲油筒的第二端;
一第二活塞桿,具有一第二頭部和一第二桿部,該第二頭部配合該油室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油室內,該第二桿部穿過該第二蓋體而露出該第二蓋體外;
一單向止動組件,連接該第二蓋體或該儲油筒,其控制該第二活塞桿單向移動或往復移動;
一第一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入該油室;以及
一第二閥體,設于該儲油筒且連通該油室,控制流體只流出該油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擋塊,以可沿著該第一桿部移動的方式設于該第一桿部;一調整件,螺設該第一桿部,并限制該擋塊位于該調整件和該第一頭部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調整件,由旋轉改變該調整件在該第一桿部上的位置,并且控制該擋塊與該第一頭部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桿部上具有一刻度,供外界判讀該油室內的潤滑油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一指示桿,固接該第二桿部,而隨該第二桿部移動;該工作臺,具有一刻度,而該指示桿則于該刻度間移動,供外界判讀該油室內的潤滑油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單向止動組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第二側較該第一側靠近該第二端,該單向止動組件樞接該第二蓋體于該第一側,并于該第二側形成一凸部,該凸部接觸該第二活塞桿的第二桿部,限制該第二桿部朝著靠近該第一端的方向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活塞桿的第二桿部具有一齒部;該單向止動組件的凸部與該齒部嚙合,限制該第二桿部移動方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一閥體和該第二閥體,彼此相對地設置在該儲油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二蓋體形成一容置槽,該單向止動組件于該容置槽中樞接該第二蓋體;一第二彈性件,兩端分別連接該單向止動組件與朝該容置槽的槽壁延伸;該第二蓋體于該容置槽內具有一定位溝;該第二彈性件連接一定位球,當該單向止動組件連同該第二彈性件樞轉至該定位溝所在位置,則該定位球卡掣該定位溝,讓該單向止動組件維持所在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組件的潤滑系統,其中:該第一蓋體或該第二蓋體其中之一能與該儲油桶呈一體成型的形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102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型電源控制系統
- 下一篇:在對接部存在間隙的金屬板的雙面摩擦攪拌接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