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下穿橋的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09902.X | 申請日: | 2011-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5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云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云祥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29/02;E02D7/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穿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把計劃建造下穿橋的地面區(qū)域的混凝土路面或瀝青路面及其它挖掘機不易開挖的部分清除,整平壓實;
(b)在整平壓實后的地面上澆筑下穿橋中間部分的底板及位于底板兩長邊外側的第一段立墻,澆筑底板時在底板的靠近立墻的兩側預留若干鋼管樁插入孔;
(c)底板外部兩側面帶有與底板澆筑在一起的擋土板導軌,擋土板導軌兩兩之間的間距為擋土板的寬度,預先制造的擋土板的左右兩邊預留有與擋土板導軌相配合的滑道;
(d)在底板上預留的鋼管樁插入孔內(nèi)鉆孔取土,取土深度與底板預計下沉深度大致相當,后將鋼管樁插入并施壓至預計需要承受的重量,底板及立墻的重量通過鋼管樁及其之上的吊重盤及吊重桿、底板上的吊環(huán)承受;
(e)在底板的兩長邊的外側沿兩擋土板導軌之間向下插入擋土板并用挖土機下壓至底板下表面之下,然后使用挖土機在底板的下面取土并同步下壓擋土板,將土運走直至底板需下沉的空間全部挖出,擋土板下壓;
(f)下沉底板、立墻,下沉到位后,吊出鋼管樁;
(g)澆筑第二段底板及立墻,在底板上的鋼管樁插入孔內(nèi)鉆孔取土,重復步驟(d)、(e)、(f)的工作,直至底板下沉到設計高程,吊出所有的鋼管樁及擋土板,然后填實底板上的孔洞及擋土板留下的狹縫。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鋼管樁插入孔的直徑比其中放置的鋼管樁的直徑大2~3c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擋土板的上端預固定鋼絲繩,步驟(d)、(e)、(f)、(g)中鋼絲繩上端始終留在地面之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鋼管樁下端應在底板到達預計下沉深度后的下表面之下0.5m-1m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將擋土板下端處于底板下表面之下0.5m-1m處后,使用挖土機在底板的下面取土同步下壓擋土板,將土運走直至底板需下沉的空間全部挖出后,擋土板下壓至下端位于下沉空間底表面之下0.5m-1m處。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在底板上每個鋼管樁插入孔的外圍預埋至少兩個吊環(huán),吊環(huán)均在與鋼管樁插入孔同心的圓周上均布,步驟(d)中,鋼管樁下沉使用氣壓千斤頂,首先在鋼管樁插入孔中放入鋼管樁,在鋼管樁頂端安置下吊重盤,下吊重盤上放置氣壓千斤頂,氣壓千斤頂上放置上吊重盤,上吊重盤頂部固定有吊環(huán),上下吊重盤上的銷釘孔的配置與對應位置上的底板上的吊環(huán)數(shù)量、位置相同,吊重桿的配置與對應位置上的底板上的吊環(huán)數(shù)量、位置相同,吊重桿的上部、中部、及下部分別設置有上銷釘孔、中銷釘孔、下銷釘孔,首先使用承重銷釘把吊重桿通過中銷釘孔與上吊重盤固定連接,吊重桿下端通過“U型調(diào)節(jié)螺釘”與底板上的吊環(huán)連接,給氣壓千斤頂充氣,鋼管樁受力下沉,所有鋼管樁下沉到預定應該承受的重量后,拔出承重銷釘,穿入下銷釘孔與下吊重盤的銷釘孔中,下吊重盤與吊重桿及底板連接,此時,底板及立墻的重量都由下吊重盤、吊重桿及鋼管樁承受。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中,底板、立墻下沉使用氣壓千斤頂,氣壓千斤頂逐個充壓至上吊重盤銷釘孔與吊重桿的上銷釘孔位置重合,用承重銷釘把吊重桿的上銷釘孔與上吊重盤的銷釘孔連接,繼續(xù)充壓,直至下吊重盤上的承重銷釘不承重,全部氣壓千斤頂按上述方法操作完畢后,拔出所有的下吊重盤上的承重銷釘,所有的氣壓千斤頂同步放氣,縮小行程,底板、立墻則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步緩慢下沉,直至底板下沉到位,接下來,拆除上吊重盤、氣壓千斤頂、下吊重盤、吊重桿,吊出鋼管樁。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包括底座、頂蓋、進氣孔、排氣孔和橡膠波紋管,橡膠波紋管的上部與下部分別與頂蓋和底座不漏氣相連,進氣孔和排氣孔分別開設在底座的側壁上,所述氣壓千斤頂?shù)南鹉z波紋管外圓連接處制作中嵌入鋼環(huán)。
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下穿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壓千斤頂還包括導向筒,橡膠波紋管內(nèi)部底座與頂蓋之間安裝多層鋼制同心伸縮導向筒,導向筒的最外筒和最內(nèi)筒分別與底座和頂蓋剛性連接,各層導向筒側壁分別開一個或幾個進出氣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云祥,未經(jīng)張云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09902.X/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